十堰网8月6日讯(汤晓斐):烘干、筛选、干燥处理、包装,一幕幕忙碌的景象发生在竹溪县水坪镇华玉金银花专业合作社里,十余名工人正在对精选出来的金银花进行标准操作和加工,社长周清华亲自把关检验……“再有两天,我这10万元的花茶就可以运往武汉了,这才采摘了两期,现已库存干货近700斤,还要采摘两期,今年少说点,收入30万没问题,而且我们申报的‘玉蕾’花茶专利在批复中,批复后就可以向超市供货了。”周清华满面红光,话语里透出掩饰不住的喜悦。色带自然绿,根根立如箭,清凉泌心碑,甘醇自余味,独特的花茶味觉让人们赞不绝口,更让人称道的是近年来水坪镇实施的政策机制模式。
近三年来,水坪镇以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为基础,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新机制,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逐步形成了水坪街、阎家坝500亩蔬菜基地、大仙裕250亩二花基地、前进村250亩苗木花卉基地、大石门300亩贡茶基地和300亩名贵苗木基地,连片规模发展以前进、塔二湾为主的茶叶基地8000亩。 实行土地统一租赁,公开招标,引进经营人才,涌现出了周新、周清华、李强等10多个产业大户,成功创建了具有一定规模的茶叶、特色蔬菜、二花、苗木花卉基地,亩平年收入达8000元以上,实现农业由“大而广”向“特而精”的完美“转身”。在规范产业诚信经营的同时,实施政策到户、定单到户、良种到户、技术到户、资料到户的“五到户”政策, 实现了土地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有效解决了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用地紧缺和土地撂荒的矛盾,加快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从根本上 保护农民利益,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部分农民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组织就近打工,成为“农业工人”,在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的带动下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我们有理由相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新机制,一定会有更灿烂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