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网11月28日讯(陈昌荣陈兴云):“能住上这么漂亮的房子,我真是做梦也没想到啊!”这两天,竹山县楼台乡三台村80高龄的张福海兴奋之情溢于言表。11月27日,他刚刚告别老旧的土木结构平房,搬进崭新的小洋房。在三台村,这次搬进新居的共有32户村民。
在竹山县,今年像张老汉这样共享危房改造等民生工程建设成果的困难农民已有2160户、现在已竣工迁入新居有1385户,其余775户正在加紧建设中,力争在12月底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该工程竣工后,将惠及困难农民近万人。
据县城建部门负责人介绍,过去棚户区危房改造是小打小闹,如今是多管齐下,遍地开花。该县把农村危房改造作为县政府承诺为民的“十件实事”之一,先后按照“庸派”建筑风格连片改造安置点18个,政府对村民拆房、建房、搬迁的补助,以及用于宅基地复垦等项目的资金达3000余万元。并将农村危房改造与“竹房城镇带”建设、与自然灾害恢复重建、电站移民迁建、与新农村村庄整治相结合。宝丰、麻家渡、潘口、溢水、秦古、深河、官渡、楼台等乡镇把居住在交通闭塞、缺水缺电的危房户搬迁到集镇,实行统一规划集中安置,引导农民向乡镇集镇和中心村、社区集中建房,自启动棚户区危房改造以来,已经或正在改造的项目中,不乏溢水华家湾、官渡镇百里河、城关二道坊、宝丰镇垭子街村、楼台三台村等标志性改造工程,另外改造的100多条小街小巷以及新增的2万多平方米的绿地,让群众感受到棚户区改造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日前,记者走进官渡镇百里河村农村危房改造集中建设点,以前矮小破旧的土坯房不见了,一幢幢带有地方特色的“庸派”民居矗立在田畴边沿,掩映在青山绿水之间,山村面貌焕然一新。 “近10年来,我们村就没建过新房,有些年轻人找对象都犯了难。因此村民想改善住房条件的愿望十分迫切。”王大娘对记者说,现在他一家5口人住240多平方米的二层大房子,十分宽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