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市区在线 >> 正文
此水安心是吾乡——写在“库区情 思源行”之际
信息来源:十堰网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4日8:59 文章编辑:原野
   况    蓉
    十堰网11月4日讯:年华是张羊皮卷,难逃岁月切割。许久未踏入这片熟悉的土地,于水于人,那种特殊的感情却从未改变。
泱泱江水,一路向北
    水润中国心,见证了丹江口人无私与奉献的精神。为京送水,移民搬迁,背井离乡。掬一掊黄土,撒一行热泪,承受骨肉分离、抛家舍业之殇。
几代丹江因水而建,因水而兴,几代丹江人也因水而舍小家顾大家。几十年前,为了丹江口水库建设,几十万移民毅然抛家舍业,离开故土,远走他乡,把大爱留给祖国,把困难留给自己。几十年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将缓解北方大地的干涸和饥渴,但是对于这里的人来说,则意味着土地和家园的再度淹没。可是,他们是纯朴善良的,舍小家、顾大家,“服务南水北调,保一江清水送京”是他们的主旨和动力。对大多数而言,虽然是第二次背井离乡,依然怀着淳朴和善良,忍受着“两眼空茫茫,离乡愁断肠”的疼痛,离开熟悉的土地、熟悉的人群、熟悉的气候、熟悉的种植方式,迁徙到陌生的地方重新开始。是山孕育了他们的淳朴和坚韧,是水孕育了他们的无私和善良。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娓娓动听的《孺子歌》回荡千百年。四千年的沧浪水,蔓延浸润着中国的心脏。丹江水虽无东湖之素雅,西湖之妩媚,滇池之清丽。但是这里青峰翠影,山明水秀,船行江中,微风佛面,心旷神怡,放眼望去,库区风光尽收眼底。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开始,这里将会孕育新的生机和希望。
 
阵阵浓情,衬我丹心
    情到浓时浓转淡,君子之交淡如水,“淡”其实是长久的情,工作在水都,汉江奔流而下,生活在水的怀抱,让我对水多了一分尊重和敬仰。
    包容与上善是水的情怀。“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体现了人的本能和水的归隐。而简单,纯粹,透明,是水的基调,更是做人的本质。水是柔弱的,一粒石子,便可打破水面的宁静,一阵微风,便可带来湖面的涟漪。然而,柔情之水蕴藏着坚韧和坚定的力量。 “抽刀断水水更流”,说的是水的柔,“水滴石穿”,说的是水的坚韧。
    丹江口的水拥有着其他地方的水所没有的静默与澄明,因为它清澈,便有了“一江清水送北京”的美誉,涓涓不断的沧浪之水,为江滨之城增添了灵秀之韵。
悠悠我心,伴我来思
    夕阳西下,山川丛林,万家灯火都影映水中。以水为镜,可知世间冷暖。人间善恶,人性丑美,尽在一江清水中。
    水可包容万物,可圆可方,可伸可屈,从不争高逞强;入地可润草木,遇风可化云雨,不与万物争宠,用自己的洁净来包容并涤荡世间污浊。一江清水塑造了丹江口人包容与上善的情怀。行走在街头,穿梭于市场,你不会听到因为缺斤少量而传来的争论不休,更不会听到毫无顾忌的大声谩骂。
荡气回肠是为了最美的平凡。曲曲折折,一江奔腾,多的是不可复制的美景,多的是唱不完的颂歌,更多的是说不完数不清的乡情。
    2014年这条河流将一路欢歌北上,一泓清泉,直济京津。而丹江口这个滨江美镇也正风生水起,大步实现宜居、宜业、宜旅的“水都梦”。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条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络实名:十堰新闻网 十堰新闻 域名网址:www.syxw.net
投稿邮箱:E_mail:syxw668@126.com 或 E_mail:syxw668@yahoo.com.cn
备案序号:鄂ICP备07501808号 联系电话:0719--8651828 流量统计: 技术支持:尚禹科技 十堰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