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网3月12讯(卢洋):3月11日讯(卢洋吴高亮):近日,笔者从丹江口市综治办获悉,该市在推进社会管理网格化建设过程中,加大对网格员的日常管理,建立网格员日常工作七项制度,促使网格员管理进一步规范化、常态化、科学化。
一是弹性工作制度。网格员工作日在社区(村)公共服务站定时集中1-2次,由各社区(村)根据工作实际自行安排,因特殊事项可临时通知网格员集中,其余工作时间网格员在网格内流动办公。社区(村)公共服务站根据网格员工作任务的需要,在保证工作时长的前提下,可对网格员工作时段进行合理调整,确保工作效率和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二是入户走访制度。网格员应积极主动收集居民综合信息,建立健全居民信息基础台帐,做到网格内全体居民至少每季度循环走访1次,重点人群至少半个月走访1次,及时更新基础信息。三是社情民意和矛盾纠纷收集制度。针对居民自治类、行政服务类、矛盾纠纷类的问题,网格员应及时向社区(村)居(村)委会反映,积极参与协调处理,跟踪办理情况及时向居民反馈办理结果。四是考勤工作制度。网格员的考勤工作由各乡镇办和社区(村)公共服务站共同负责,考勤结果与考核、工资待遇挂钩。网格员请假3天以内的报社区(村)居(村)委会主任批准,请假3天以上的,报各乡镇办综治办批准并报市综治办备案。请假期满必须按时到岗、及时销假。五是周例会制度。周例会由社区(村)公共服务站站长召集,主要通报上周工作内容及完成情况、安排本周工作计划、业务学习等。六是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网格员在岗位职责内不作为或乱作为,导致矛盾激化,造成集体上访、聚众闹事等严重不良影响的,视情节轻重对网格员予以批评教育、责令书面检查直至予以辞退。七是与社区(村)志愿者对接制度。网格员配合社区(村)在网格内组建各类志愿者队伍,并参与社区(村)开展的各类志愿者服务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