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网3月13日讯(陈昌荣 沈道华):3月11日,竹山县麻家渡镇柿子坪村千亩莲藕基地里一片繁忙,10多个农民工正在刚刚耙毕的藕田里重新安种,短短几天已安种100多亩。业主袁涛在前面用新机耕船翻田,他一边耙田一边用电话与附近留守妇女联系,准备多请几个人,计划用半个月的时间将千亩莲藕基地全部种上鄂莲5号和鄂莲7号新品种。
49岁的袁涛过去从事绿松石经销,年平均收入达10多万元。前年9月弃商从农,投资100多万元,通过土地流转方式,他和周边2个村的200多个外出务工户签订了土地流转合同,并与县农机局签订农机生产科技服务合同,一次种了1000亩莲藕,兴建特色农业观光示范园。从此,他一家3口人的精力全部投入到了莲藕生产上,县农机局技术员成了莲藕机械化生产的技术骨干。他还联合19位农民成立了“麻家渡镇汇城水生蔬菜专业合作社”,按照“专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的经营模式,现已发展入社农户235家,发展成片莲藕2000多亩。
去年元月,袁涛被当选为县政协委员,同年5月还获得省农机局一台价值10万元的金驰牌机耕船奖励。今年2月底,他还被评为竹山“十大经济人物”等荣誉称号。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创造良好的政策和法律环境,采取奖励补助等多种办法,扶持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为袁涛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发展莲藕生产坚定了信心。他说:“我要按照中央要求,规范化兴建特色农业观光示范园,办一个全市闻名的‘家庭农场’,为发展农业多做贡献!”
“现在国家支持农民购买农机的优惠政策正逐年加大,我还准备再买一台微耕机!为兴建规范化‘家庭农场’加油”,袁涛指着刚刚开挖的藕田对记者说出了自己的新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