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网4月1讯:医疗工作环节众多、程序复杂,任何一个环节上的失误和管控不严都可能导致医疗质量问题。太和医院近几年来在医疗质量建设方面坚持从基础抓起,对任何一个细小环节都不放过,通过监督检查和评比机制,实现“循环改进”,把质量隐患消化在萌芽阶段。
太和医院副院长涂自良说,病历是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依据,一家医院的医疗水平、服务水平、医疗质量、专家素质等各方面信息都可以从病历上反映出来。
“我们对某个疾病的认识程度、我们的治疗手段、治疗过程中的一些规范,以及对这个疾病的讨论、认识的全面性都能从病历上反应出来。”太和医院医务处主任温国宏介绍。太和医院对病历质量之所以常抓不懈,就是因为它能够持续直观地反映一个医院的医疗质量。换言之,如果从头翻阅一家医院的病历记录,就基本可以判断出这家医院医疗质量的发展进程和医疗水平。“比如说,我们看一个手术做的好坏,一方面是看病人的效果、对病人的回访。另外一个就是看病历对于手术过程的记录。”
在病历管理方面,太和医院提出“教”、“查”、“馈”、“评”四字方针。“教”就是针对上级对三甲医院复审的标准,对各科室病历的书写进行培训;“查”就是培训以后即按照该标准对各科室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检查过程中,如果发现有不符合标准的或其他问题,要及时反馈给临床科室,就是“馈”;反馈问题之后,分析问题,找到解决办法,再进一步改进,改进之后再看效果,最后组织专家评审,评选出精品病历,即“评”。通过这个循环改进的过程,来督促各科室提高病例的质量,同时这也给各科室树立了一个标杆,让各科室员工有意识朝精品病历的标准去努力。2012年太和医院的甲级病历比例高达99.96%,而其中优中选优的精品病历达到27份。这在全省三级医院中是一个骄人的成绩。
严把抗菌药物管理是太和医院确保医疗质量的又一举措。据了解,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对于人体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抗生素会导致人体产生耐药性,直接导致免疫力下降、吃药无效果。然而目前,很多老百姓稍有不适就到医院要求打针注射抗生素的现象屡见不鲜。太和医院坚持严格管控抗菌药物的使用,不仅在内部以身作则坚持合理用药,同时对外也大力宣传抗生素使用的知识。目前太和医院已出台了《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办法》,根据各种类型抗菌药物的级别,赋予各级别医生一定的权限。特殊级别的药物,就需要由一个审批组的专家来审批,这样就保证了抗菌药物的正规性与合理性。据悉,太和医院推行的“抗菌药物管理五项措施”还得到省卫生厅推广。(斌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