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网5月21讯(刘春玲):近日,笔者慕访杨福栋的“家庭农场”。农场在竹溪县双竹林场狮子垭分场,这里海拔在1000米左右,地势开阔,方圆百里之内无农户居住,现有大量的抛荒地,资源十分的丰富。很适合他实现“庄主之梦”。
杨福栋早年靠出门打工拼搏,积累了一定的经济财富。看到家乡这几年的生态环境日益改善,森林资源茂盛,居住在高山的农户搬走了不少。留下了大量的耕地,给他实现梦想创造了有利的外界条件。去年,他与妻子一商量,决定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住进大山,实现他们的“农场梦”。
说干就干,在去年10月,他就投资5万多元买回了山羊50多只,10头牛犊,8头仔猪,50只小鸡,整理耕地35亩。他们开始在高山圈地养殖山羊、牲猪、牛、种植高山洋芋、包谷、黄豆、魔芋、中药材等多种种养业。还维修了原双竹林场西沟分场的旧场房,当作他们的临时“指挥所”,搭起了简易的羊圈、牛圈、猪舍。满怀信息地经营起他们的“家庭农场”起来。
在西沟宽阔的山岗上,一群白的、黑的、黄的山羊、牛群三五成群欢快地吃着新嫩的嫩草,杨福栋手拿鞭子,哼着小调,望着眼前这群可家的动物,仿佛使他看到了丰收的希望。杨福栋吆喝着羊、牛在山坡放牧,他的妻子则在家中喂猪、鸡,组织劳力经管他们的农作物,
如今,他们的家庭农场事业正蒸蒸日上,羊群的规模不断地在发展壮大,已经发展到了70多头,庄 稼在茁壮成长。有许多人不能理解他的这一做法,认为他放着城里的清福不享,跑到这深山老林来受活罪。可他却说,“吃苦只是暂时性的,自己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成功的。”
他的“家庭农场事业”综合利用,既节约了成本,保护了生态,又发挥了最大的效益。循环经济、立体种养殖业效益十分明显。种植的农作物,不但可以作为牲畜的可口饲料,剩余的还可以出卖,既增加了经济收入,又实行了以短养长。牲畜的粪便可以作为农作物的天然有机肥料,避免施用无机肥料造成环境污染。他算了一个账,这种发展结构模式,比开展单一的种养业要划算,洋芋、包谷、黄豆、猪、鸡当年就有收成,能够弥补当年的投入成本。
谈及以后的打算,他信心十足,准备到明年发展山羊200只,黄牛30头,出栏牲猪20头,种植农作物50亩,早日实现他的“家庭农场”之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