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网6月19日讯(特约记者:汪枫通讯员:王昕、雷旋坤):今年以来,武当山特区以“学创”主题实践活动为抓手,通过“抓机制求创新,抓培训重管理,抓阵地强基础”等方式,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增强队伍活力、强化作用发挥,深入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抓机制,求创新,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功能。坚持把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作为基层党组织的基本职责,贯穿基层党组织活动始终,将群众满意作为根本评价标准,创新方式,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科学化水平。在特区各办事处推行“岗位在村、重在服务、责在连心”工作机制,为200余名基层党员干部配发《民情日志本》,要求干部将走访基层、帮扶群众的过程及时记录下来,形成工作日志,并对相关问题逐一进行跟踪解决。在旅游景区,利用微信、微博等信息交流平台,建立景区管理局、旅游局、公安局等部门联动的“景区党员服务站”,为游客提供旅游信息咨询、应急救援等帮助。今年来,该平台已累计服务游客600多次。针对山区村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等问题,建立“流动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工作法,由村干部通过“便民服务车”,为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办事困难的群众开展上门服务,实现了“群众动嘴,干部跑腿”。今年以来,山区村的8辆“便民服务车”行驶里程已达6000多公里,开展上门服务500多次,为群众办理各类事项1000多项。
抓培训,重管理,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活力。以“十星级党员”争创活动为载体,全区2572名党员积极践行承诺,对照标准找差距,抓整改,促提高,形成了人人争“十星”,创“十星”的良好氛围。以磨针井“道廉文化”基地为依托,组织全区各级党组织分批次参观学习,接受廉政教育洗礼,累计培训党员干部2000余人。同时,邀请专家学者为全区党员干部进行党的十八大精神、反腐倡廉、旅游管理服务等内容的教育培训,先后组织集中性专家讲座8次,开办学习培训班27期,基层宣讲45场次,参加学习培训党员干部达2500余人次。进一步巩固和深化“三万”、“双联双促”活动成果,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下基层、解民忧、破难题、促发展,今年各级党员干部累计走访群众2500多户,为群众办实事900多件,解决基层发展难题130多个。
抓阵地,强基础,不断促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积极推行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在特区旅游发展中心一楼建立功能完善的行政服务中心,将与群众息息相关的户籍、社保等内容纳入服务内容,设立专门窗口,采取集中办公,按照“精简、规范、提效”的原则,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该中心启用以来,已累计接待群众700余人次,办理事项900多件。同时,积极推进各办事处便民服务大厅建设,进一步完善村级党员群众服务中心软硬件设施,健全各项机制,不断增强辐射功能,充分发挥服务群众、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作用。建立和完善了农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确保农村干部“劳有所得、干有所盼、病有所医、退有所靠”,使农村党员干部更好的立足本职岗位,服务基层群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