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网6月24日讯(陈昌荣 苗东升 沈宏祥)秀丽的青山绿水、整洁的村庄道路、美丽的大棚菜园、成片的绿色苗木、纯朴的乡情民风……6月21日,漫步在竹山县溢水镇华家湾村,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只见以前的沙石马路被一条条宽阔的水泥路面所代替。每逢夜晚,华灯初放,沿街的各种各样路灯无形中成为了新村的一道亮丽的风景;村头文化娱乐广场内村民正在这里休闲、自由自在的娱乐。这是该村构建“美丽乡村”的一个缩影。
溢水镇华家湾村有345户1500多人,是一个以蔬菜大棚、水产养殖生产为主的农业村,305国省穿村而过,交通十分便利。据村党支部书记陈善武介绍:近两年,该村把 “迁村腾地”和“旧村改造”作为改善村民安居的头等大事来抓,高起点开局,高质量推进。到目前为止,新村建设已基本顺利竣工,完成“旧村改造”200户,腾出土地达1200亩。其中有130户告别泥土房,住上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的新楼房。今年3月,华家湾村还被湖北爱卫会授予“湖北卫生村”称号。
华家湾村过去是一个贫困村。村民们面朝黄土背朝天,尽管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总不能解决温饱,摆脱贫困。全村农户住房低矮、潮湿,路基窄且坑坑洼洼,高低不平。在当时,电话、电视、空调、冰箱、电脑简直是天方夜谭。由于村民思想陈旧,观念传统,农业无特色,在山不靠山,有山不养山,一方山水养不了一方人。
改革开放为华家湾村带来了希望,迎来了春天。1982年,村里开始引进一家绿松石工艺品加工厂,专门生产绿松石。随着绿松石的市场需求量逐年增长,发展前景越来越广阔,产品远销江苏、上海等地。为实现山区粮食自给,这个村的干部群众兴修水利,造水库,建山塘,增加蓄水量,狠抓水利农田基本建设,小田并大田,大田连成片,改造灌溉渠道近千米,使农田水流畅通。近几年来,该村又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将村里的大片土地集中,建立了千亩大棚蔬菜示范园。同时,突出“名、优、特、新”特色,利用路边、山边、河边及空坪,大力发展林业育苗基地300亩,打造“十里绿色长廊”。
现在的华家湾村,一派新农村景象,一幢幢新房拔地而起,红瓦白墙镶嵌在绿树丛中,像一幅幅水彩画,展示了村民们改革开放以来改善居住条件的新景象,
全村95%以上的农户造起幢幢新楼,装饰时尚赶新潮,脚下地砖大理石,墙上高档油漆高档墙纸,封闭式阳台,内部设施旅馆化。据了解,全村彩电拥有率100%,冰箱、洗衣机各占90%以上,太阳能、空调、电脑等现代化家用电器悄然走进寻常百姓家。
如今的华家湾村风景优美,环境整洁,班子团结,村民勤劳,一派欣欣向荣的可喜景象。华家湾村还成了度假村、休闲村,时下,一批又一批老干部、退休职工来村度假休闲,游山玩水,观山村风光,品农家小菜。
华家湾村为何有这样大的变化,靠的是什么?村党支部书记、市劳动模范陈善武眉开眼笑地说:农村安,天下安,农民富,国家富。所有这一切是党的改革开放巨大力量给我们华家湾村以唤醒、激活、涌动、奔腾、升华所带来的生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