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网7月10日讯(刘钦):近日,竹溪县新洲乡从自身实际出发,树立变生态优势为竞争优势的理念,通过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不断提升乡域经济综合实力。
加快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按照“一镇九庄”的模式,对集镇及九个中心村的环境、生态进行统一设计,综合整治。把水天公路新洲段沿线打造成50里新农村示范区,把潭口河、紫金洞村打造成新洲的“北大门”和“后花园”。加快建设环库公路线,兴建水上交通线,打通断头路线,提档升级环库公路线,为库区综合开发提供便捷安全的交通大动脉。打通烂泥湾至竹山溢水,三盛院至竹山田家坝等“五条”出口路,兴建烂泥湾、洄洋等10处码头,形成沿库区的交通大循环圈。
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按照“企业+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以新发、观音堂茶场为中心,在700米以上发展茶叶、用材林等林业。利用库面资源库边大力发展库边水产养殖业,培植10家养殖企业,100个养殖大户和1000名养殖能手,全乡年产鲜鱼400万公斤,年产值达4000万元。按照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的原则,在保持花生、板栗等传统品种外,积极发展核桃、中药材产业,在海拔450-600米范围内发展核桃,将核桃种植面积扩大到15000亩,中药材种植面积突破8000亩。利用广阔的山场资源,重点培植养殖大户,通过养殖大户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大力发展牛羊、鸡鸭为主的畜禽养殖业。
加快发展生态旅游业。深度挖掘旅游资源,加强对三盛院、翁家院清代古建筑群、南花宋代古墓群、新石器时代樊停文化等历史文化景点、野生楠木群生态观光区和特色种植、养殖业观光旅游线路建设,把全乡富有地方特色的景区打造成旅游品牌。围绕生态观光和休闲度假,加快农家乐、乡村客栈、农特产品贸易市场、水产品加工业的开发,形成吃、住、行、游、购、娱相互配套的产业体系。坚持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坚持对破坏生态环境行为进行治理,加大环境保护、造林绿化及水土保持力度,确保全乡绿色生态资源的永续利用。坚持新“三万”活动长效机制,大力实施生态家园和清洁家园建设,推广清洁能源,推动全乡生态文明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