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网8月2日讯(刘学钦):盛夏时节,竹房城镇带房县片区的各项建设如火如荼、顺利推进。房县农商行积极参与,演好“角色”,“出钱、出人、出力”,努力在竹房城镇带建设中建功立业,受到县委政府和兄弟单位一致好评。
竹房城镇带是以305省道为主轴,东起房县县城,经过竹山县,西至竹溪县蒋家堰镇173公里沿线共18个乡镇的城镇群。区域人口及经济分别超过所涉三县总人口和经济总量的50%、80%。建立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试验区,是省委省政府从战略高度,为推进鄂西北山区新农村建设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
竹房城镇带建设自2011年初实施以后,作为支持县域经济社会建设的“金融主力军”,房县农商行根据统一安排在驻村帮扶、办好试点的同时,注意发挥自身业务特点和各地自然优势,主动服务、大力支持城镇带房县片区6个乡镇、94个村的各项建设工程,做出了积极贡献。
房县农商行着力在竹房城镇带建设中建功立业,实施“三个集中”:一是产业向园区集中。2年多来,农商行投放贷款3500多万元,支持建设以沿线化龙堰镇为主产区的万亩核桃基地、以窑淮镇为主产区的万亩茶叶基地、以军店镇为主产区的万亩药材基地,扶持优质糯稻、生猪、山羊、袋料香菇等种养大户和专业合作社。围绕东城工业园和西城工业园搞好金融服务,引导和支持城镇带的涉农龙头企业向园区集中。二是农民向村镇集中。农商行通过信贷扶持,帮助相关乡镇打破村镇区划,按照城镇带规划的26个居民小区,引导农民向集镇集中,扩展集镇规模。三是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先后发放贷款1200万元,支持城镇带沿线乡村建设集中连片的粮油、蔬菜、果茶等产业化基地。
该行加大“三个治理”:一是加大环境综合治理。农商行采取牵线搭桥向上争取、动员单位员工捐助、发放专项贷款和组织村民自筹等途径共投入资金650多万元,用于清理乱搭乱建、改造猪栏厕所、整修户间道路、实施庭院绿化,建设公用设施,使沿线乡村农户的环境面貌上了一个大台阶。二是加大土地综合治理。农商行通过信贷投入,支持相关乡村集中治理低丘岗地、低产田、低产林和迁村腾地,整治土地1万余亩。三是加大小流域综合治理。3年间先后发放贷款100多万元,支持实施县城至军店盘峪河防洪治理、军店河道防洪工程、汪家河治理、马尾河治理及6个病险水库加固工程。目前大部已经竣工受益,其余将在2015年城镇带建设收官前陆续竣工。
该行突出建设“三大重点”:一是生态能源建设。在城镇带房县片区26个中心村先后投放贷款100多万元,帮助实施“一户一个太阳能、一户一口沼气池”工程,截止2013年夏季已进展过半。二是集镇公用设施建设。投放贷款1000余万元,帮助完善配套沿线集镇吸纳人口和聚集产业功能,实现城镇带辖区5镇一线串珠,成为房县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极。三是产业示范园建设。投放贷款1200万元,实行“一镇一业、一村一品”,支持建设各具特色的特色产业示范园。
房县农商行在竹房城镇带建设中唱好“角色”,不当“观众”,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金融主力军”作用,连续两年被县委政府授予“竹房城镇带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