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网12月11日讯(汤晓斐):近期,竹溪县水坪镇紧紧围绕“绿色崛起示范镇”这一总目标,结合镇域实际,精心谋划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推进生态旅游三大经济板块,倾力打造富裕“实力水坪”。
加快生态农业板块建设。一是继续将茶叶作为拳头企业来抓,建设茶叶特色镇。在现有3万亩茶园基础上稳步扩张基地面积,强化基地管理,突出发展200亩以上大户和100亩以上重点户,积极扶持骨干茶叶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升级,加快发展茶叶专业合作社,努力形成“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格局,提高茶叶种植加工水平和产业效益。二是利用水坪处于城郊的优势,快速发展蔬菜产业。着力抓好以葱蒜、生姜为主要品种,其它反季节蔬菜为主攻方向的设施蔬菜基地,按集中连片、统一配套、标准生产、市场经营的要求,培植1000亩以上的小河边、船形寨、康家岭、塔二湾、洛家河等五个城区蔬菜供给村,培植800亩以上的阎家坝、水坪街、杜家沟等三个镇区蔬菜供给村,培植50亩以上的蔬菜种植大户30户,组建蔬菜专业合作社8个,申请阎坝生姜地理保护。三是进一步加快畜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新科、顺旺、星成等畜牧养殖小区的示范带动作用,以万头奶牛场成功落户夏家湾为契机,逐步在二高山村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力争“十三五”末规模养殖区达30个,一定规模的养殖企业达6家以上,力争引进2至3家畜产品加工企业。四是突破发展特色经济。抢抓土地整理建设项目机遇,继续加大核桃、花椒、苗木、二花等基地建设,使全镇特色产业基地达到8万亩。五是加大农产品深加工力度。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有机食品,加大农产品包装力度,打响有机茶叶、金银花茶和生姜、节节高食用油品牌,积极引导农业加工企业与基地、农户对接,建立和完善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农企联结机制,鼓励大户延伸产业链条,走农产品种植、加工一条龙的路子,结束传统农业有产品无产业,有产业无品牌的历史。
加快生态工业板块建设。一是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积极争取政策,重点培育具有较大生产规模和较强竞争能力的工业企业,积极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加强技改,扩大规模,提高效益。通过改造以华康为主的化工业,提升以祥瑞为主的花炮业,规范以和泰为主的建材业,不断壮大镇域工业经济规模。二是牢固树立“绿色招商”理念,大力实施“项目满园工程”。充分利用小河边特色农业产业园、金铜岭科技工业园和康家岭商贸物流园的集聚功能,用活用足工业园区的优惠政策,用最优质的服务自主招商引资,坚持对外招商引资与对内回归创业并重,坚持大中小项目一起抓,一二三产业一起上,着力引进一批低能耗、低排放、高科技、高效益的新型工业,力争5年落户规模以上企业达到8家;真正把工业园区建设成为水坪工业经济的“洼地”,把我镇打造成为竹溪新型工业基地。
加快生态旅游板块建设。一是精心谋划旅游开发。充分利用优美的生态环境、丰富的旅游资源、深厚的人文底蕴、便捷的交通优势,主动融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以鸳鸯池水库、牛头山温泉度假村建设为契机,加快发展“水上旅游”项目,以前进、大石门、东沟等旅游开发成功经验,根据自然和人文特色,继续开发鸳鸯池、塔二湾、黑虎岭、独松寺等“池、湾、岭、寺”厚重历史底蕴,形成以大石门、东沟为主的道教、民俗文化旅游区,以鸳鸯池、塔二湾、独松寺为主的历史文化旅游区,以前进、马家沟、金华岭、沙坝为主的乡村观光休闲旅游区。二是抓好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在各旅游区引资建设一批风格各异的农家餐馆,形成布局合理、管理规范的旅游住宿接待网络;加大景区公路、小景点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配套设施建设水平,不断打造“实力水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