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网3月11讯(余辉):近年来,竹溪县以建设“生态立县,产业富县”为目标,坚持“依法治林、项目强林、科技兴林、改革活林”的基本思路,立足地域资源优势,加大天然林保护、大力营造林,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实现生态经济效益“双赢”。
强化措施抓落实,强力推进生态建设。近两年,实现荒山造林1.6万公顷,退耕还林3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12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76.8%,植被覆盖率81.2%。境内环境空气、水体质量得到提档升类,大气质量由二级提升到一级标准,出境断面水质由劣三类提升到二类标准。GDP同比增长13.5%,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11.7%,实现了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狠抓农村环境保护,生态环境逐步得到改善。以为“三万”活动契机,通过村庄环境整治活动,集中时间和人力,督促农户院落晒场硬化,及时清理沟渠道路垃圾,随湾就片兴建卫生保洁设施,成立村组保洁队伍,建立垃圾处理运行机制,确保全村卫生洁净。利用植树节活动,集中开展荒山、庭院绿化工作,以果树经济苗木为主,广开村民种植致富新门路。规划实施了城乡一体化6乡镇、37个村环保专项工作;积极开展生态创建工作。申报了国家级生态村1个;省级环境优美乡镇2个,省级生态村6个;落实了农村建沼气池、改厕、改栏、改橱工作;启动了城区禁止使用粘土实心砖工作。
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确保生态环境安全。主要是推行综合配套技术改革,实现全方位面源污染控制。目前,农田生物防治面积占总防治面积的12%以上;已建成频振式杀虫示范产业基地15个;秸秆覆盖还田示范区达10余万亩;水旱轮作及旱地换茬技术38余万亩;化肥农药使用量降低20%。使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的保护。
建设生态保护区,使原始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先后启动创建十八里长峡国家自然保护区、偏头山国家森林公园、龙湖国家湿地公园、八卦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工作,截至目前,已经全部通过逐级评审,成功晋级,使原始生态环境得到定格和有效的保护。森林休闲旅游产业发展氛围逐渐浓厚,森林旅游产业富民作用日益显现,实现了经济、生态效益双丰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