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网3月7日讯:近年来,竹溪县坚持把人才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牢固树立人才以用为本的理念,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和“引外不排内、引育相结合”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柔性引才借智,着力为建设“ 十堰绿色崛起示范县” 提供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
积极创优人才工作环境。该县制定了“1535柔性引才计划”(即用3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县创建1个柔性引才创新创业基地,创建博(硕)士工作站、科技研发中心、专业人才实习实践基地等柔性引才借智工作平台50个,引进两院院士、著名专家、学者英才等高层次人才300名,引导和支持城镇带上50家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研发中心建立智力联姻,),以县工业园区、金铜岭科技工业园和鄂渝陕国际商贸物流园为龙头,深入实施政产学研合作,促进各类高层次人才灵活有效地向园区、企业和产业集聚,着力破解贫困山区高端人才“引不来、留不住、养不起”的难题,努力把竹房城镇带竹溪片区建设成为百里柔性引才借智密集带和百里城乡一体化新农村示范带。
不断创新人才引进方式。厅县共建,对接式引才。与省科技厅签订厅县人才共建计划,通过省科技厅牵线搭桥,与国内知名企业合作,推进县内茶叶等产业发展。聘请专家,咨询式引才。聘请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高校专家学者为政府顾问,为宏观决策、产业发展“把脉问诊”。深化联姻,合作式引才。推动县内企业与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起校企合作、科技合作关系,共同研发企业项目、攻克技术难关。搭建平台,项目式引才。以项目为平台,积极引进知名企业落地竹溪,使一大批医药科研、生产高层次人才在竹溪聚集。外联能人,情感式引才。以家乡情感为纽带,鼓励竹溪籍在外人才为家乡建设献计献策,回乡投资兴业,支持家乡建设。
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竹溪县对引进的重点龙头企业,在项目争取、选址用地、贴息贷款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减免相关费用,派人跟踪服务,积极排忧解难;对引进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免费提供住房保障,并在医疗卫生、子女入学、评先表彰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对贡献突出的高层次人才及创新团队,尤其是对县域经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取得重大经济效益的领军人才,根据绩效考核认证情况,给予一次性重奖。同时,建立特殊人才引进“绿色通道”,按照“先进后出、逐步消化”的原则,对愿意到竹溪工作的全日制一本高校毕业生(获学士学位),直接进编安排岗位;硕士、博士享受副科、正科级待遇,有效营造了关心人才、爱护人才、激励人才的良好氛围。
截止目前,该县累计引进各类人才1000余人次,其中两院院士10余人次,国内外高级专家200余人次,特殊技术人才700多人次,全县共计有4个项目入围全省“六个一百”重大人才工程项目,2个研发团队入围全市第三批重点产业创新团队项目,有效破解了特色支柱产业发展的人才瓶颈,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机与活力。(赵昌军 李配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