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网5月20日讯:在第38个“5.18国际博物馆日”之际,房县文体局、房县博物馆为隆重庆祝这一节日,丰富我市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使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更好地了解房县悠久的历史文化,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氛围,确保将节日宣传活动引向深入,高度重视,积极部署,结合房县实际情况,组织开展“博物馆藏品架起沟通的桥梁”为活动主题,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博物馆管理办法(节选)》、房县博物馆简介和房县境内关于国家级、湖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概况等历史文化宣传单和博物馆参展活动。
据房县博物馆馆长张爱华介绍悉知:“国际博物馆日”是由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发起并创立的。国际博物馆协会是隶属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个非政府性国际组织,成立于1946年。1977年,国际博物馆协会为促进全球博物馆事业的健康发展,吸引全社会公众对博物馆事业的了解、参与和关注,向全世界宣告:1977年5月18日为第一个国际博物馆日。自此开始,每年5月18日,为国际博物馆日。这一天世界各地博物馆都将举办各种宣传、纪念活动庆祝自己的节日,让更多的人了解博物馆,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功能。中国博物馆学会于1983年正式加入国际博物馆协会。从1992年起,每年国际博物馆日都会设定主题。2014年主题是:“博物馆藏品架起沟通的桥梁”。
房县历史文化久远流长,文物资源丰富,留下了大量古人类在此生活的信息及历朝历代人类在此生息繁衍的物资遗产和遗迹。房县博物馆大部分收藏品来源有四个途径:一是为配合国家基本设施建设考古发掘品;二是通过多次的文物调查采集了部分文物;三是进行了文物收购;四是接受国有单位及社会捐赠。房县博物馆现有藏品1493件套,其中经国家文物局、省文物局鉴定委员会鉴定后确定的一级文物7件,二级文物2件,三级文物52件。古生物化石类72件,石器类195件,石刻类,铜器类193件,陶器类,钱币类和革命文物(1931年贺龙率领红三军解放房县时留下的珍贵革命文物,包括纸币、银元、武器及各种图表证章等)。
在参观中,来自全县不同岗位的参观者,对房陵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通过讲解介绍,使他们进一步了解到房县历史文化,让人们更直观体验到房县特有的文化内涵和魅力。 通过此次活动的开展,更将使广大市民深深认识到:城市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根与魂,是一座城市的识别符号,文化作为精神方面的软实力在城市综合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博物馆是人类终身学习的无声课堂,是提升社会群体文化素质的重要载体。保护人类文化遗产,任重道远;守护人类精神家园,人人有责。留住文明的根脉,博物馆自当全力为之,社会力量更是方兴未艾的生力军。
前来参观的有学生、有老人、有知识分子、还有个体工商户和广大对文物爱好者近百人前来参加。活动深化了人们对于房县文化的体验和认知,丰富了学生们的课余文化生活,更提高了人们学习古文化的兴趣和爱好,纷纷表示获益匪浅。(傅培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