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网5月23讯(王俊):竹溪县地处 秦岭东槽区东段南缘,大巴山北坡,区域内四季分明,高差悬殊,光照充足,雨量适中,独特的地势与气候,优越的自然条件,造就了丰富的森林资源及生物的多样性,孕育了诸多珍稀物种。境内先后发现了珙桐、红豆杉、小勾儿茶、金丝楠木、陕西羽叶报春等难得一见珍稀濒危植物。
为了加大对珍稀植物的保护力度,近年来,竹溪县在加强县内野生珍稀植物保护的同时,政府出台优惠政策,重点安排了珍稀植物育苗,围绕“绿色崛起”示范县建设目标,发挥珍稀濒危植物品种多、社会需求量大的优势,在培育“森林之母”苗圃方面,压缩一般化、常规化苗木面积,扩大珍稀花木育苗基地规模,通过引进外资,发展民营等多种措施建设珍稀植物园,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积极攻克人工培育物种的技术难点,抢救性繁育濒危植物。
目前,在十八里长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已累计栽种珙桐2.5万株、红豆杉3万株,小勾儿茶1万株;蒋家堰镇珍稀植物博览园,集中连片种植面积已达3000余亩,累计栽植苗木约35万株;全县八个国有林场发展珍稀树种培育基地400余亩,栽种珍稀树种2万余株。且成活率都在95%左右。竹溪县抢救性繁育濒危植物,既对珍稀植物的拯救和繁育做出了有益保护、探索与贡献,又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而且,对竹溪生态旅游品牌的形成、打造全省生态大县起到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