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网5月6日讯(张家国):近闻,丹江口市六里坪镇党委为严肃法纪,切实转变干部作风,狠刹“四风”,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凡是党员干部参与赌博、带彩娱乐者一律免职,再依纪依规从严处理,该镇已对两名党员干部参与赌博采取强硬措施摘掉乌纱帽,并在全镇大张旗鼓地开展查赌、禁赌行动,让赌博之风在全镇得到遏制,让党风、社会风气、治安状况有了明显好转,广大干部群众拍手称快,笔者为“参赌者丢掉乌纱帽”的处理结果拍案叫好。
时下,赌博已成为社会一大公害。赌博之风在城乡街头巷尾宾馆饭店茶楼等不少地方,愈演愈烈,有诗为证;“千家万户摆战场,男女老少齐上阵。麻将声声乌烟起,‘地主’斗得天昏沉。赌场内外多邪恶,几多悲剧由此生。放码追债严相逼,倾家荡产苦果吞。劝君远离此恶习,一人嗜赌众人恨。”
赌博之危害众人皆知,并深恶痛绝之。为何当今难以根除?关键是我们对赌博这种社会恶习的处置失之于软,只停留在肤浅的表层上,世上只有“禁酒令”,而没有“禁赌令”,即只“禁”而不“治”。赌博之“渊源”由来已有,古之有之,分拣社会有之,具有“广泛”而“深厚”的基础,若单靠下几道禁令是难见其效的,今日禁止,明朝又会死灰复燃。
也许会有人说,赌博可以称之为“娱乐”,还能解决闲散人员有事可做,减少惹是生非,那么人生娱乐是在太丑恶,赌博像一种野性还原剂,把平时深藏不易暴露的丑陋的心理全部引发出来。明争暗斗、尔虞我诈、斤斤计较、算计别人又唯恐找人算计等等,都是从“看住上家,防着下家,盯住对家,确保自家”中再现出来。对于赌博,从古至今被人们视为公害。如古典小说《小五义》中就有一首小令:“世人诸般皆好,唯有赌博不该,掷般押宝耍纸牌,最宜将人闹坏。”小令言之铿锵且言之有理,也足见古人对赌博一类公害的深刻认识。如果党员干部参与赌博,那将给党和政府的形象带来极坏的印象。
禁赌难见实效,依纪依法治赌是上策。长期以来,禁赌的办法不多且不力,原因是没有制定严格而详细的法律条款,顶多就是地方性的法规和治安处罚条例中有相关内容。虽对参赌人员的处罚有法律条文,但对设赌,特别是护堵和赌场操纵、放码逼债等带黑恶性质行为的制裁和处罚尚无严格而详细的法律条款,对后者的打击不力。要使赌博之风得到根治,必须在党纪国法上下硬功夫,一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有纪可循,才能依法治理赌博这一顽症。二要依法依规打击赌博行为,特别是对公职人员参与赌博,不管你官多大,一律摘掉乌纱帽,对普通百姓涉赌聚赌,不管赌资多少,都要依法严惩不贷,形成谁参赌谁要吃苦头,谁涉赌要谁栽跟头的高压态势,老虎苍蝇一起打,真正从根子上对赌博毒瘤斩草除根。只有这样,才能改进干部工作作风,严肃工作纪律,强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我们的社会才能气正风顺,才能集中精力搞建设谋发展,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