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中心 >> 正文
十八里长峡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共有维管植物2915种
信息来源:十堰网 发布时间:2014年6月9日7:52 文章编辑:原野
    十堰网6月9日讯:竹溪县十八里长峡保护区是鄂西北地区现今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块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境内生态系统和植被群落结构复杂,植被的自然性和典型性极高,垂直分布明显。是秦巴山地乃至华中地区植物区系核心,是大巴山地东段最重要的物种资源库。通过科学考察,保护区共有维管植物2915种,隶属于204科1004属,为大巴山地区和湖北省植物多样性丰富的地区。
    保护区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7种,其中Ⅰ级有5种,Ⅱ级有22种;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濒危物种评价体系的维管植物种类达120种;有62种物种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其中附录Ⅱ有61种,附录Ⅲ有水青树1种;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受威胁物种红色名录的维管植物物种有31种;中国特有分布属46属,已初步确认的维管植物特有和新记录类群124个,反映本区植物区系的古老性、残遗性和在区系演化中的重要地位。
    保护区多种珍稀濒危树种混生,形成珍稀濒危保护树种群落,其中红豆杉林群落总面积达到273.6 hm2,最大株基径达192.3 cm;保护区珙桐群落面积143.7 hm2,最大胸径为100 cm,年龄结构比较完整,在湖北省内较罕见;保护区是我国目前野生分布最多的小勾儿茶产地,占全国野生分布总数的67.74%;保护区生态系统典型、植被完整、多样性高、珍稀物种及群落丰富、特有种较多,具有重要的生态保护和科学研究价值。
    由于各种原因,全国很多的植物原生生境受到严重破坏,致使一些珍稀植物日趋濒临灭绝。鉴此,拯救、保护和繁殖发展这些濒危珍稀植物已刻不容缓。近年来,十八里长峡自然保护区在保护好原始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的同时,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打造“中国绿谷”建设生态大县精神,在实现“绿色崛起”上做文章,筹资百万余元建成了集生物多样性保护、种苗繁育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和游览观赏于一体的珍稀濒危植物基地150余亩。
    目前,植物园已移栽红豆杉和珙桐、小勾儿茶、大果青杄幼苗等126种珍稀濒危植物15万余株,播种育苗红豆杉10亩,扦插5亩。通管护人员的精心管理,现这些移栽珍稀濒危植物和新繁育的红豆杉苗木长势喜人。据统计,仅红豆杉一种苗木年底可达到150万株,相当于全县人民人平拥有4株。
   此珍稀植物基地的落成,将更好宣传、倡导和拯救濒危植物,引导群众加入到保护濒危植物、保护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的行列,科学保护植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对保护珍稀濒危植物起到了示范作用,也为各类珍稀濒危植物找到了“养护”地。(王兆平  邓久艳  张吉平)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条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络实名:十堰新闻网 十堰新闻 域名网址:www.syxw.net
投稿邮箱:E_mail:syxw668@126.com 或 E_mail:syxw668@yahoo.com.cn
备案序号:鄂ICP备07501808号 联系电话:0719--8651828 流量统计: 技术支持:尚禹科技 十堰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