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市区在线 >> 正文
农业大镇的嬗变——竹溪县蒋家堰镇兴镇富民加快发展纪略
信息来源:十堰网 发布时间:2014年7月18日11:29 文章编辑:原野
  十堰网7月18日讯: 近年来,竹溪县蒋家堰镇在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推动和服务重点项目建设、为群众排忧解难等工作中取得重大突破。
    打造特色宜居集镇,蒋家堰镇要建“星光大道”
  “要不了好久,我们也可以享受城里人的生活了!”听到集镇棚户区要改造、还将新建标准化的农特交易市场和建材家具市场的消息后,蒋家堰村1组村民万之春兴奋地告诉记者。他家和同村其他几十户的老房原来就在这块空地上,不久前刚刚完成拆迁。“可惜你们没有见到,拆房子的时候才热闹,还有人放炮子(鞭炮)。”
  印象中,拆迁总是伴随着一些抵触情绪甚至矛盾,这里的拆迁户为什么会这么配合?与万之春同村的罗方泽道出了缘由:“拆了旧房建新区,当然是好事情嘛。”
    罗方泽提到的新区,是蒋家堰镇近年来借助“绿色崛起示范县”发展契机,建设边贸经济强镇工作任务中的新项目。这是该镇带领群众走转型之路,建立和完善健康的边贸市场体系的新探索。按照规划设计,新集镇突出商贸旅游特色,将建设市场、学校、安置房及相关配套设施等,成为拉动该镇发展的新区块,将有效改善目前基础配套设施、物资集散能力、文化教育硬件、集镇环境形象滞后于发展所需的状况。通过新集镇建设,带动原有片区基础改造、条件改善、形象提升。
  蒋家堰镇把改善民生作为项目实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注重实用功能,又追求良好形象,基础配套设施高标准、景观按照生态旅游名镇目标打造、全镇实现智能化监控、主要街道路灯及基础设施全部配备……不难想象,按照30年不落后的开放式眼光设计的新集镇建成后的美丽景象。而项目涉及到的棚户区群众将就近集中安置,居住环境将得到明显改善,群众是建设成果的最大受益者,所以改造工作得到群众大力支持。
    农业的希望在现代化,村民也会算对比账
    蒋家堰镇莲花村,锦源绿化造林工程有限公司集中流转用来发展珍稀苗木种植基地的6700余亩土地如今已经一片绿意。业主彭寿高介绍,“再过段时间,这地里的苗儿长大了,经济效益也就很快突显出来了。”
  对于彭寿高所说的,莲花村村民很期待。原本用来种庄稼的土地被流转种植苗木,村民们没有一点抱怨,“政府会不会亏待我们的。如果不是来开发片区,我们做梦都想不到自家的地上也可以搞‘机械化’、‘现代化’。”农民们的信心还来源于上级各部门的关怀。在省水利厅新农村工作队和三万工作组指导和帮扶下,片区内的四个村在工作组的带领下,谋划发展规划,召开党员群众代表会宣传政策,整治环境卫生,制定长效管理机制,培训学习网格化管理系统,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更增强了片区内干部群众建设美丽家园的信心和决心,省水利厅计划用三年时间带领干部群众共同把莲花片区建成新农村。
  在群众支持下,莲花片区前期工作顺利推进。站在田坎上,莲花村书记贺华明给记者算开了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对比账:现在村里壮劳力缺,土地不撂荒就不错了,根本谈不上精耕细作;只种庄稼的话,一亩地一年差不多可以产生1200元的效益;通过土地集中流转、农技集成运用,发展基地等,效益可以成倍提高。对于农民而言,可以通过土地租金、到片区务工等实现增收目标。
  因为干部和群众都把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对比账算得很明白,所以蒋家堰镇不光服务现代农业园建设成效明显,镇内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也不断取得突破,按照“规划先行、产业支撑、政府引导、民间投入”的总体原则,截至目前,该镇已发展以黄石头村为主的中药材示范基地5000余亩,以徐家沟和中原等村为主中药材基地1.5万亩,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达15家。
   工作前移重心在一线,攻坚克难实干是关键
  “推动竹溪县绿色崛起,蒋家堰镇不能缺位,必须主动作为!”蒋家堰镇党委书记马勇这样认为。对于该镇发展进程中已取得的成就,他说:“成绩既是鼓励,更是压力,我们会继续负重前行,加快兴镇富民步伐,无愧于上级组织的肯定和群众的信任。”
  作为全县人口众多的口子镇,蒋家堰镇一度因为群众意识、发展定位等制约,没有很好发挥出在全县乡镇中“领跑”的作用。近几年来,蒋家堰牢牢把握绿色崛起、“三万”活动及交通发展等难得机遇,找准蒋家堰镇在城乡统筹发展中的位置,明确了“特色产业大镇、生态旅游名镇、边贸经济强镇”发展目标,奋起直追,争先进位。
  “攻坚克难、加快发展没有秘诀,关键在为民,关键在实干。”蒋家堰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吴晓巍说。
  蒋家堰镇大力提倡“三情”——“对待同志用真情,铸就干事创业精神;对待工作用激情,书写新农村建设篇章;对待群众用深情,升华党群鱼水关系”。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做到情况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工作在一线推动、感情在一线融洽。班子成员带头沉下身子“接地气”,以实际行动反“四风”,进村入户访贫问苦,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党员干部面对群众的时候“一张笑脸相迎、一声问候暖心、一把椅子让座、一杯热茶暖身、一声家常连心”。真诚听民声、真心办实事,千方百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激发创业活力,形成发展合力。(袁俊)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条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络实名:十堰新闻网 十堰新闻 域名网址:www.syxw.net
投稿邮箱:E_mail:syxw668@126.com 或 E_mail:syxw668@yahoo.com.cn
备案序号:鄂ICP备07501808号 联系电话:0719--8651828 流量统计: 技术支持:尚禹科技 十堰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