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网7月26日讯(柳垂锋):今年以来,竹溪县依托现有组织机构、办公场所、网络系统和人员队伍,整合相关资源,在县一级成立了县网监中心,在乡镇建立了网格服务管理中心,在村(社区)建立了网格服务管理工作站,依托电子政务专网,整合部门专网和部门业务应用系统,按照电子政务专网接入规范,统一村(社区)IP,统一互联网出口,统一接入宽带,通过县、乡、村三级联网,建立起横向到县直职能部门,纵向到县、乡(镇)、村(社区)的三级社会管理综合信息平台。
县、乡(镇)两级平台有硬件、资金、人员等方面的优势,已在3月底按照省市标准统一筹建。在村(社区)一级根据村情,区域位置、人口密集度、村级集体经济条件、“三万”工作队帮扶力度等情况分类搭建,不搞一刀切。按照硬件分为四类:一类村为阵地建设达标村,必达“六个一”,即:一个办公场所、一台专用电脑、一个村务公开电子显示屏、一个视频监控室、一部‘电子管家’、一个办事指南电子触摸屏。二类村可不统一建立监控室,其他和一类一样。三类村必须购买电脑等必备设备,对电子信息数据可以采取u盘模式动态上报。四类村为阵地偏远或无阵地的村,无法通光纤和宽带,可以依托乡镇网管中心的平台及时更新上报资料。
信息平台的建立,在软件管理、硬件建设、运行模式等方面农村网格化管理工作提供了基础性支撑。通过三级平台的联网联动,实行信息动态采集、部门信息关联比对和综合集成,实现了基础信息一网采集录入、公共资源一网整合共享、关联数据一网查询比对、社会事务一网分流督办、便民服务一网延伸跟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