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中心 >> 正文
竹山县林业工程实现山绿水清百姓富
信息来源:十堰网 发布时间:2014年8月15日7:56 文章编辑:原野
    十堰网8月15日讯(程平、陈霞):走进湖北省竹山县,人们欣喜地看到过去被破坏的大片山地、荒坡山脊重新披上了绿装。一片片核桃林、板栗林、油茶林葱葱郁郁,给竹山县人民带来了财富,实现了山清水绿百姓富之目的。
    近年来,竹山县通过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生态恢复等重点工程,树立以“人栽树、树涵水、水发电、电富县、林富民”的理念,重点发展生态林杉木、柏木、桦木、马尾松、栎类、刺槐和经济林板栗、核桃、茶叶、肚倍、冬枣、油茶、油桐等,采取林药套种、林下养禽等科学种植模式,取得了较大成绩。
    竹山荒山绿起来了:竹山县林业用地面积由2001年前的404.37万亩增加到2014年的419.47万亩,净增15.1万亩;有林地面积由199.64万亩增加到224.93万亩,净增25.29万亩;活立木蓄积量由367万立方米增加到954.6万立方米,净增587.6万立方米。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稳中有升、分布范围不断扩大,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全县有乔灌木树种108科344属988种,属国家一级保护的珍稀树种有珙桐、红豆杉、伯乐树等5种,属国家二级保护的珍稀树种20种,省重点保护的珍稀树种40种。常见野生动物300余种。全县呈现出“无山不绿,无山不树;四季花香,万壑鸟鸣”的景象,野生动植物得到了有效保护。
    竹山人民富起来了:竹山县通过实施退耕还林等重点工程,新增经济林造林面积45089.4亩,25度以上坡耕地由38.95万亩下降到23.85万亩,有力地促进了全县林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改变了长期以种植业为主的单一生产模式,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退耕还林后,全县在县内外常年和季节性务工的农民达7.9万人之多,劳务收入达5.3亿元。工程的实施带动了林木种苗生产和木本药材发展,扩大了茶叶、肚倍、板栗、木瓜、冬枣、油茶、油桐、笋竹两用林及速生杉木林等林业产业基地规模。竹山县以林特产品加工为主的6大公司陆续成立和上市,拉动了肚倍、油茶、笋竹两用林、板栗种植面积的迅速扩大,使全县林特基地总面积达67.5万亩,这些产业已逐步成为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
    竹山,有了这些重点工程的支撑,昔日的荒山已成了老百姓的“金山”和“银山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条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络实名:十堰新闻网 十堰新闻 域名网址:www.syxw.net
投稿邮箱:E_mail:syxw668@126.com 或 E_mail:syxw668@yahoo.com.cn
备案序号:鄂ICP备07501808号 联系电话:0719--8651828 流量统计: 技术支持:尚禹科技 十堰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