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网1月9日讯(张睿 、李峰):1月8日清晨7点,家住竹山县溢水镇五房沟村三组的陈大妈,带着昨晚拾掇好的一篮子新鲜蔬菜,来到公交站点欣喜地坐上了溢水镇发往县城的第一班公交车;在和笔者攀谈时,感慨万千,陈大妈高兴的给笔者算了一笔账:“盼望已久的公交车终于开通了!以前每天进城乘车很不方便,没有准点,浪费不少时间,所乘坐的普通面包车没有安全感,而且车费要6元/人次,公交车今天开通后,票价仅3元/人次,办理IC卡还能优惠,每天发班车次多,随时都可以乘车;以前去县城卖点菜乘车不方便,一个来回一天时间就没有了;现在好了,早晨进城,一两个小时把菜卖了回来做午饭,下午还可以做做家务;这车有暖气、安全舒适……每个月进城大约20次,按以前的票价最少需车费240元;公交车开通后最多也就120元;一年下来就能节约车费1400多元,还节省不少时间。”
近年来,竹山交通公路部门致力打造惠及民生的交通网络,全县交通面貌日新月异。与此相对应的城乡百姓借力高效便捷的交通出行服务,悄然过上了安逸舒适的新生活。公交的开通,得益于近几年来公路等级的不断提升;2013年底,346国道县城至潘口段15公里一级路通车,山区人民从此走上了不花钱的“高速公路”。2014年8月,346国道五房沟至麻家渡段10公里二级公路改扩建工程竣工通车。改线工程新建了2座隧道和1座桥梁,裁弯取直3公里,新路比老路缩短1公里; 12米宽的路面、“立体绿化”的生态景观,彻底打破了竹山县城通往西部乡镇的“瓶颈”,改变了过去山高、坡陡、弯急,通而不畅的历史;打通了阻碍开通公交车的屏障,为开通公交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十二五”以来,竹山每年开工、续建10余个交通建设项目,投资年年超过10亿元。截止2014年底,全县公路总数量达1146条(其中国道2条、省道9条、县道14条、乡道103条、村道1018条),通车里程4145公里。已形成了以国省道为主骨架、县乡公路为依托、乡村道路为脉络,横贯东西、通达南北、惠及全民的交通网。交通基础设施的加速推进,使该县出省通市大通道快速延伸,融入十堰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步伐正在加快,也为催生人们新的生活方式创造了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