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网10月13日讯:“乡亲给我一桶金,我还乡亲十分情。种植铁扫帚,合作社坚持‘四免’:免费提供种子、化肥、农药和技术服务,扫帚和籽一律保护价收购,每亩另外补200元现金,保证亩平纯收入2000元以上。凡是来厂学扎扫帚技术的,一律管吃管喝,每人每天另补10元钱,在厂里做工月工资不少于2000元……”昨日,郧西全国知名的“扫帚大王”胡朝柱和他的恒达扫帚合作社向包联的贫困户发出一封信,明确帮扶增收举措。
郧西县观音镇黄土梁村尚有308户贫困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落一人,村委会有责任,企业更有责任。”恒达扫帚合作社董事长、黄土梁村支书胡朝柱主动包联村内150户贫困户,励志与乡亲们一同斗贫困、奔富路。
郧西恒达扫帚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6月,前身是观音镇农民胡朝柱办的扫帚加工厂。原来,胡朝柱梦想发家致富,但在生意场上屡败,负债5万多元,不得不到外地打工。他在建筑工地意外发现扫帚市场需求量大、前景广阔,且老家人大都会这门手艺,于是辗转到黑龙江、河南等地倾心学习做扎扫帚技艺。
1998年底,胡朝柱回乡开始经营扫帚,先后从提篮叫买到自行车带买,从寄存商店代销到批发商家销售,从上门送
货到商家上门要货,历经千难万苦。在乡亲们地热情支持下,他的扫帚生意越做越大。2008年,注册成立恒达扫帚加工厂;2009年,成立恒达专业合作社,和乡亲们抱团发展。胡朝柱和他的合作社先后应邀走进央视财经频道《对话》栏目,他本人被社会亲切地称为“扫帚大王”,合作社也荣获国家级农民合作示范社。胡朝柱因为能致富,被乡亲一致推选为村支书记。
“乡亲给了我创业第一桶金,他们的情我要加倍地还。”按照“合作社+企业+农户+基地”的运作模式,胡朝柱把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起来,让乡亲种植铁扫帚、供应责原材料,合作社负责扫帚收购、加工和销售。
在胡朝柱的带领下,黄土梁村许多百姓种植铁扫帚、在加工厂做工发了家。村民王家学过去在煤窖打工不幸遇上塌方,一条腿高位截肢,另一条腿也行走不便,只好回家到恒达合作社打工,干了两年挣了5万多元。今年,他在老家建起了两层楼房。王家学感慨地说:“还是在家门口创业保险呀!”
胡朝柱还积极带动扶持邻村群众发展。5年前,邻近的下桃园村书记陈世华种植1亩扫帚,胡朝柱补助1000元钱,让陈世华偿到了甜头。现在,下桃园村70%的农户种植铁扫帚,胡朝柱还专门高薪请了技术员给他们指导。
农村劳力大多外出打工,种植、加工铁扫帚,劳动强度小,吸引了大批留守老人、妇女和残疾人种植、加工。胡朝柱常说:留下一名妇女,就少一个留守儿童。如今,恒达合作社入社会员105户,兴建铁扫帚基地3000多亩,加工厂有40名固定职工,其中有25名残疾人,加工的“恒达”牌扫帚畅销湖北、四川、陕西等地,供不应求。
小扫帚能做出扶贫大文章。胡朝柱日前投资800多万元择址新建加工厂,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他决意把恒达扫帚办成真正能让乡亲脱贫致富的大产业。今年8月,胡朝柱荣幸地登上了湖北“荆楚楷模榜”。 (郧西县扶贫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