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市区在线 >> 正文
竹山县秋冬林业开发突出三大亮点
信息来源:十堰网 发布时间:2015年11月10日8:29 文章编辑:原野
    十堰网11月10日讯(程平):今年秋冬季节,竹山县围绕“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的基本思路,把山绿、水清、人富作为加快“绿满竹山”行动的最终目标,认真抓好新一轮退耕还林退耕地核实认定、秋季植树造林和核桃基地管理等三项工作。
落实新一轮退耕还林退耕地的核实认定
    竹山县新一轮退耕还林计划3.21万亩,主要栽植茶叶、核桃和其他经济林树种,其中茶叶8350亩,核桃11700亩、其他经济林树种12050亩。我县结合精准扶贫,突出产业、倾向库区、重点布局、集中连片来实施退耕还林工程。9月14日,县长龚举海主持召开全县新一轮退耕还林退耕地核实认定专题会议,17个乡(镇)主要负责人参加了此次会议,把计划面积逐一落实到各个乡(镇),并以竹办发电(2015)9号文件下发各乡(镇),同时还签订了新一轮退耕还林目标建设责任书。此次工作以县人民政府负总责,各乡镇为责任主体,国土部门负责非基本农田的调整和坡耕地的核实认可,林业部门搞好技术服务,加强技术指导。新一轮退耕还林实施范围严格限定在25度以上非基本农田坡耕地,必须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家庭承包到户的坡耕地。不得将基本农田、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耕地、坡改梯耕地、上一轮退耕还林已退耕地纳入新一轮退耕还林范围。对已划入基本农田的25度以上坡耕地,要在确保规划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减少的前提下,依法定程序调整为非基本农田后,方可纳入新一轮退耕还林范围。截至目前,该县严格按照新一轮退耕还林建设要求,已完成70%的核实认定,各乡镇正抓住当前造林的大好时机,组织农户进行挖窝、抽槽、回填、栽植等工作。
秋冬季造林行动快、动作大
    为统筹推进今年秋冬造林和绿满竹山行动,我县计划造林18827亩,其中宜林地11085亩,无立木林地2408亩、通道绿化496.32亩、村庄绿化4838亩;2015年退耕还林任务32100亩;抚育管理2015年宜林荒山、无立木林地新造幼林18098亩。按照“造林计划提前分解,造林地块提前准备,林木种苗提前储备,造林苗木保障充足,组织生产准备有序”的要求,各乡镇抢抓有利时机,超前做好地块落实、种苗采购、资金筹措、造林组织等工作,迅速进行整地挖窝,扎实开展秋冬造林,确保今年秋冬完成造林任务。文峰乡采用机械挖窝与人工挖窝相结合整地1000亩,栽植枇杷100亩;城关镇挖窝整地800亩,栽植花椒100亩,枇杷100亩;上庸镇采用工程造林招标的方式,已栽植核桃500亩。各乡镇都掀起了秋冬造林的热潮。
加大核桃基地管理
    竹山县按照十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四个百万”惠民工程,核桃面积达到10万亩,分布在秦古、城关、潘口、麻家渡、宝丰、双台、楼台、溢水等乡镇。推行政府主导、部门主扶、农民主体的方式,立足一村一品,发展连村一品,实现一乡(镇)一业。注重农民的主体作用,培植核桃种植大户,通过典型户示范引导、农民的主动参与,办好溢水燕子山、麻家渡涧沟梁、秦古涧池核桃套种、早实、丰产示范基地,做到建管并重、产销同步。各乡镇把核桃产业当成农民致富的主导产业来抓,按照“五个一”(选好一块地、种好一株苗、挖好一个窝、填好一担粪、覆好一块膜)的要求管理好每一棵核桃树、每一片核桃林。秦古镇为把小核桃做成大产业,先着力培育技术人才,加强病虫害防治。从培训各村技术人才入手,先后带领村干部、部分种植大户到陕西、十堰城区等地学习核桃种植技术,安排4名村级种植核桃能手到十堰市科技学校学习核桃实用技术。近期,该镇又聘请县林业局4名林果专家采用多媒体教学与现场教、做、学相结合的方法,培训一批核桃管理技术骨干。镇政府今年春季购买12吨复合肥,秋季购买28吨复合肥,组成管护专班,制定核桃管护工作“台历”,明确什么时期开始定干,什么时期开始施肥,什么时期开始防治病虫害,确保核桃树早成型、早挂果。各村明确了1至2名“科技信息员”,定期督办核桃种植农户管园护园,引导农户规范套种,科学种植;溢水镇近期组织劳力把燕子山村300亩核桃园又进行了一次深翻、抽槽、回填、施肥、起垄等工序进行低产园改造;竹坪乡党委政府组织专班对所辖2500亩配置石硫合剂涂白进行防寒保护。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条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络实名:十堰新闻网 十堰新闻 域名网址:www.syxw.net
投稿邮箱:E_mail:syxw668@126.com 或 E_mail:syxw668@yaho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