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网11月19日讯:湖北口回族乡地处鄂西北边陲,全乡版图面积251.62平方公里,辖19个行政村、112个村民小组、5891户、21806人,其中回族925户、4520人,占总人口的20.6%。1984年被省政府确定为革命老苏区,1986年4月3日成立湖北口回族乡,是十堰市唯一的少数民族乡镇。2014年全乡经济总收入3.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930元,财政收入463万元。先后荣获“全国文明乡镇”、“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省级卫生乡镇”、“全市经济工作进步乡镇”和“全县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近五年来,湖北口回族乡始终以建设“幸福、宜居、绿色、美丽的湖北口”为目标,牢固树立“擦亮边关窗口、树立湖北形象”这一发展理念,科学统筹新农村建设、迁移扶贫、危房改造、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重点村、民族村等政策和资金,狠抓村镇建设和基础实施配套建设,基本实现了“村镇大发展、集镇大改观、环境大改善、经济大提升”的发展目标。建成能容纳8000多居民和学生的中心集镇一处,功能齐全及基础配套完善的中心村镇3个,具有民族特色的回民搬迁小区4个,乡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提升。
集镇配套不断完善、服务能力明显提升。近五年来,集镇区域居住人口由原来的4000余人增长到如今6500人。按照四个统一的标准(统一采用框架结构、统一设计高度为5层、统一建设风格为徽派建筑、统一外观加盖马头墙)新增住房400多套、商铺50余家,餐馆6个;新建占地10亩的游乐花园一座;新建全长580米的楚关大道边贸市场一个,并配套添置便民菜摊64个;新增4处饮水设施,集合了四处水源,新建了一座水厂,新增建设水塔两座,使集镇自来水储量达到了250立方,基本能够保障集镇生活用水;新建占地40亩的初级中学,缓解了“就学难”问题;新建三座公厕,改善了集镇卫生状况;初步完成了集镇自来水管网改造及通讯管网地埋工程。随着集镇服务功能的不断提升,集镇居民生活条件逐步的改善。
村庄建设突飞猛进、居住环境不断改善。近五年来,湖北口回族乡整合危房改造、少数民族民居改造、迁移扶贫、美丽乡村、重点村、民族村等各类资金1000多万元全面推进中心村庄建设及基础配套建设,在全乡范围内完成改造危房户600多户,有效解决了近5000人的居住环境。在建设中,湖北口回族乡紧扣“六个统一”的原则,即统一征地、统一放线、统一建设、统一面积、统一风格、统一入住,保证工作效果,极大的改善了全乡村庄面貌和居民居住环境。(蔡翔 曹龙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