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网11月4日讯:今年来,竹溪县把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推动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抓手,通过抓紧抓好基层党组织这个“领头羊”,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帮扶、示范和引领作用,打通精准扶贫“最后一公里”,不断加快群众脱贫步伐。
建强精准扶贫政治生态。把精准扶贫工作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县委分别与县“四家”领导、各乡镇和县直单位党组织负责人签订责任书,各乡镇又与各村签订责任书,形成了严密的责任体系,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层层压紧压实精准扶贫责任。坚持领导带头,39名县级干部将精准扶贫作为“主业”,带头到联系乡镇、精准扶贫村蹲点调研,各乡镇、县直单位负责人分别联系一个贫困村,坚持驻村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全县上下党员干部纷纷行动,形成了全员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良好氛围。强化精准扶贫导向,县委以“践行‘三严三实’、力促担当有为”为主题,组织专班对15个乡镇、72个县直单位、547名领导班子成员进行了全面考察,查找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不严不实”问题,坚持在精准扶贫中识别干部,并结合考察情况对领导班子及党员干部进行调整优化,激发精准扶贫干劲。
筑牢精准扶贫组织堡垒。成立整县推进精准扶贫指挥部,全县上下层层成立工作机构,将全县划分为25个战区、310个作战单位,分类型分区域下达脱贫目标,实行挂图作战、军事化管理。县级领导逐人明确了联系包保乡镇和精准扶贫联系村,组建驻村工作队117个,全部驻村开展工作,落实帮扶举措。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乡镇干部严格坚持“三在”工作机制,建好、管好、用活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积极为群众解决精准扶贫中的难题。选优配强村级班子,大力实施“能人治村”和“双回归”工程,利用村“两委”换届选举契机,先后选拔了668名农村致富带头人进入村“两委”班子,加大村干部教育培训,打造一支过硬的村级干部队伍。同时,从县直单位中择优选拔63名优秀党员干部,到各精准扶贫重点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不断筑牢精准扶贫组织堡垒。
激活精准扶贫内生动力。坚持把精准扶贫工作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双十星”争创相结合,用更严更实的作风助推工作落实,各级党组织及广大党员干部紧密围绕精准扶贫工作,认真开展承诺践诺,并通过多广泛深入的宣传,营造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浓厚氛围,激发工作活力。强化督办检查,定期或不定期对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明察暗访,对工作推进不力和工作中的不严不实问题,进行严肃处理和问责,倒逼工作落实。激活精准扶贫工作“龙头”,实施村干部创业支持计划,县财政每年统筹100万元作为贴息资金,通过创业指导和技术服务,扶持村干部带头创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激活人才活力,通过实施向外引才、本土育才、科学用才,发展了茶叶等一大批产业集群,培育产业技能骨干2000多人、党员致富带头人4500余人,创办合作社300多个、家庭农场46家,带动8000余贫困户脱贫。
创优精准扶贫服务机制。强化创业服务,联合财政、农业、林业、畜牧等单位,组建创业服务团,全程指导创业项目选定和技术服务。大力开展“民事小灵通·干部在线”建设,全天候为群众劫难解困。全面推进在精准扶贫中“联支部、帮创建,联农村、帮发展,联党员、帮提高,联农户,帮致富”为主题的“四联四帮”活动,县直机关党支部与村支部结对帮扶,指导和帮助村级发展。下沉服务力量,县、乡、村各级力量全部下沉到精准扶贫一线,建立县、乡领导干部联系点280多个,各级干部联系贫困户1200多户,指导帮助117个贫困村制定了脱贫规划,为3.35万贫困户制定了脱贫方案。开辟精准扶贫“绿色通道”,整合多部门力量,出台了就业创业、生态搬迁、技能培训等20余项优惠政策,建立了“政策引导、银行参与、农户贷款、政府贴息、企业担保”的金融扶贫机制,切实创优精准扶贫政策环境,让群众安心创业。(汤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