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网12月3日讯:她自参加工作12年来,跑遍了竹山的每一条公路,行程8000公里;经她复核的公路里程超过1200公里,没有核减一寸,被称为“铁尺子”;她参与检测的桥梁303座、隧道26座,加固危桥29座,全部都一次性过关;她参与了竹山公路交通两个五年规划,对公路养护的每一个数据熟记于心,了如指掌,被称为“百事通”。她就是中共党员、竹山公路局养护股副股长谢绍菊。
在领导和同事心目中,她是个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精一行技术型干部。她天生就是一个不怕困难,肯下苦功钻研学习的人,就像秋菊一样傲霜斗寒,越是经受风吹雨打的磨炼越是绽放美丽的色彩。2003年从事在建工程项目时,她刚从专业学校毕业,理论与实践的磨合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开始,尽管她十分努力,可她出的图纸和验收的工程还是受到领导批评。这反而激起了她那颗不服输的心。她便白天向项目技术员学习砂浆怎样配比,方量怎样计算,工序怎样衔接,晚上就在电脑前钻研绘图软件CAD。就这样她驻扎工地,别人回家她坚守工地,别人晚上休息,她在灯下啃书本。这一年,她在工地坚守120天,等到年终评先表模时她被评为“技术能手”。这也是竹山公路历史上第一个在见习期获此殊荣的人。
2008至2009年是竹山危病桥加固工程最为紧张的两年。鉴于谢绍菊的突出表现和不怕吃苦的精神,领导决定任命她为桥梁工程师负责桥梁加固技术工作。两年时间,她随着施工队伍征战南北,风雨兼程,每年在工地多达220天,共完成省市下达竹山6批危桥加固计划,总投资1283.9万元。其中2008年完成11座/587.1米;2009年完成12座/709.4米,共改造了危桥23座/1296.5米。而且,随后的堵河大桥、秦古桥等6座危桥都是她主管加固工程的技术工作。
2010年,她被县政府指定为公路交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编制者。规划编制涉及国家政策导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交通现状。她连续25天加班加点,钻研国家“十二五”期间财政政策和投资政策,分析县域经济发展特点,全面总结“十一五”经验教训,终于拿出了 “两主两翼”、“两辐射”、“三网络”、“十循环”的竹山“十二五”交通发展总体框架,拟定改扩建32条800公里道路计划,锁定了投资80亿元的建设目标,明确了16个重点建设项目及投资重点。同时,制定了构建主骨架、建设主通道、建成农村公路网、培育道路运输网、形成水路交通安全网、打通县域内循环、实施桥隧连通配套的七大举措。该方案经补充后全部采纳,她也因此被誉为“年轻的规划专家”。目前,“十三五”公路交通规划编制,她更是被指定为主撰稿人。
2015年11月,她被推荐参选湖北省公路行业第二届“公路人才奖”。
(竹山县公路局:李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