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网2月5日讯(陈昌荣 刘理文)今年45岁的李胜兰,是竹山县城关镇高家庄村的一位普通中年妇女。她拥有的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家庭,不但要照顾重伤致残的丈夫和年过古稀、双目失明的公婆,还要奉养、孝顺自己多病的父母亲。多年来,她凭着坚韧的性格、心甘情愿的付出,让瘫痪3年的丈夫重新站了起来,为这个家庭撑起了一片天。
25年前,李胜兰经人介绍与丈夫张远荣相识,并喜结连理,膝下有两个女儿。现在,大女儿已结婚成家,小女儿还在学校读书。
刚结婚成家时,家里的经济条件不是很好,住房也很紧张,并且在村里最偏远的大山顶上,行走不方便。为了老人能够过上舒心的生活,2010年,李胜兰和丈夫东拼西揍10多万元在山下公路边盖起三间新房。一搬家,他们就把两个老人从山上破房里接到新房里住,当年,李胜兰把娘家两位年近七旬的父母也从深河老家接过来住在一块。一大家子人住在一起虽然有点拥挤,但其乐融融。
但天有不侧风云,人有亘夕祸福。2012年底,李胜兰家折旧建新建起一栋住房,花光了家中所有积蓄,还欠下7万多元外债,刚建房不久,丈夫张远荣开三轮车帮别人运山货时左腿不幸摔成骨折,在医院住院2个多月,仍不能下地走路。夫在重伤住院,他们的小女儿正在学校读书,她整天家里、医院来回跑了2个多月,李胜兰既要照顾重伤的丈夫,又要给家中的四个老人做饭,其艰难程度是可想而知的……祸不单行,去年10月,娘母黄治荣因病去世。
多年来,为了照顾公公婆婆等这个特殊的家庭,李胜兰从来没有在外面过夜。偶尔走一趟亲戚,也是当天起早去,傍晚前回家。丈夫摔伤后,她更是把大把时间留在了家里。有不少人劝李胜兰把老人送到敬老院去,免得太辛苦。她一口回绝。由于四个老人平时体弱,需要多补充一些营养,所以老人的饭都是单独做的,老人爱吃什么就做什么,鱼、鸡蛋等这些平时家里人不舍得吃的营养品经常给老人吃。“我爸逢人便夸自己有个好媳妇,说李胜兰比自己亲生囡还亲!”李胜兰的丈夫张远荣骄傲地说。在她的精心地照料下,丈夫张远荣终于离开了轮椅,重新站了起来,他十分感激自己的妻子,“没有孩子他妈,我根本活不到今天。”
20多年来,李胜兰从未和公公婆婆红过脸,有什么事,她总是最先想着两位老人。她把自己的青春和真情都奉献给了这个特殊的家庭。婆婆周文秀说起了儿媳妇的几件小事:2008年5月,老人不慎跌伤。在镇医院的20个日日夜夜,李胜兰每天都细心地照料,经常为她擦身换衣,端屎接尿,有时一夜起床10来次。2011年夏天,她再次生病住院,儿媳连续11个日夜坚守在病床边伺候,同病房的病友都连连感叹:“这样的好媳妇打着灯笼都难找。”
如今,公公婆婆都已经80多岁,父亲李茂炳已快到70周岁,在李胜兰的耐心照顾下,他们身体还很硬朗。“不管有什么变化,我都不会放弃他们,照顾公公婆婆他们一辈子。”李胜兰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李胜兰孝敬老人、勤劳贤惠的美德,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使这个特殊的家庭洋溢着浓浓的亲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