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网3月25日讯:鄂坪乡党委、政府为了进一步坚定大学生村官扎实基层、服务基层的理想信念,在“下得去”上打基础,在“留得住”上动脑筋,在“干得好”上下功夫,通过建立健全教育培训、政策服务、管理使用和跟踪培养采取“三项措施”为大学生村官提供干事创业发展的空间,让其迅速融入农村,尽快成为建设富裕和谐社会的组织者和实践者。
坚持培训“帮带”,在“下得去”上打基础。一是开展岗前培训。重点介绍农村建设情况、农村政策、农村工作基本方法、村务管理、辖区管理等方面知识,为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打下良好基础。二是建立“三师帮带”制度。为大学生村官选派一名党性修养高的乡干部作为其政治导师,选派一名业务能力强的村干部作为其工作导师,选派一名耐心细致的乡干部作为其生活导师,使大学生村官党性修养有人带、工作方法有人教、生活困难有人帮,促使其快速进入工作角色。
做到“一真两好”,在“留得住”上动脑筋。为确保大学生村官在基层留得住、干得好、有前途,全身心投入到基层去,力求做到“一真两好”,让大学生留得住、干得好、有希望。一是真心关怀。该乡为他们购置了被褥、脸盆等生活用品,任职村对大学生村官办公、生活等设施进行了配套。针对大学生村官欠缺基层工作经验的实际,该乡建立了乡村领导结对制和村支部书记帮带制的“两位一体”帮带责任体系,为每一位大学生“村官”配备不同层次的“导师”,让他们与基层干部一道“摸、爬、滚、打”,手把手传道授业,帮助他们尽快熟悉掌握基层工作的方式方法。二是搞好宣传推介。通过政府网站、广播、宣传栏等多种渠道宣传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性质,让各村认知认同大学生村官工作,营造全乡关心大学生村官成长的良好氛围。二是抓好待遇落实。该乡积极落实大学生村官工资待遇,确保按月足额发放,并为他们办理了养老社会保险、医疗保险和人身意外伤害商业保险,解除了大学生村官的后顾之忧。
落实“两建工作”,在“干得好”上下功夫。为了使大学生村官更好的成长,该乡积极探索大学生村官管理方法,落实“两建工作”,帮助他们实现从“同学”到“同志”的角色转变。一是建立完善大学生“村官”管理制度,督促他们增强自我约束力,推动大学生村官管理工作上水平,培养亲民爱民思想,密切和群众之间的关系。二是建立大学生村官乡村两级管理服务体系,督促他们尽快锻炼成长,推进农村经济科学和谐发展。他们入村任职后,在建立两级管理服务体系的基础上,让他们参与各项工作,给他们压担子、分任务,充分利用他们知识优势,为农民出点子,想办法,寻求致富门路,有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杨 浩、洪金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