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网6月24日讯:6月23日早晨,央视《朝闻天下》以“当代采药人陈吉炎”为题,报道了太和医院药学专家陈吉炎教授的事迹,时长8分多钟。这是太和医院陈吉炎教授以药学专家的身份第二次登上央视。早在2010年就应邀参加中央电视台《文化访谈录》栏目“端午采药特别节目”录制。
据了解,今年央视的《守望端午》专题节目的策划,从粽子、龙舟、香包、草药、诗歌、汉服等六个方面,展现全国各地的端午民间习俗。武当山是中国道教圣地,同时也是国内中草药资源的富集地。因此《守望端午》节目组便将“草药”与湖北联系在一起。很多年前,一到端午上山采药的人络绎不绝,但如今,来这里的采药人已十分罕见。62岁的陈吉炎教授是“端午采药”这一习俗为数不多的继承者,40多年来,他和中药结下了不解之缘。
陈吉炎教授曾担任太和医院武当中医药研究所所长,现为太和医院武当中医药研究所主任药师、教授、硕士生导师,被誉为“十堰的李时珍”,是我省著名的药学专家,为湖北省中医中药学会理事、《中药材》杂志编委、湖北医药学院药学系生药学教研室主任、校级重点学科 “生药学”学科带头人。他长期从事新制剂研究开发、中药品种质量鉴定和中草药挖整工作。1996年,被授予“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2000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7年,陈吉炎教授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湖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道教医药”代表性传承人。
在陈吉炎教授工作的武当中医药研究所里,目前陈列有6000多份中草药腊叶标本,1420多种中药材标本,并且按照自然分类系统分类存放。这是陈吉炎教授几十年如一日心血积累,他为促进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山区医药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011年,年近花甲的陈吉炎仍然在积极探索山区中草药资源开发利用和产业化发展的新方法、新思路,并受到日本东京电视台专访。
不仅如此,陈吉炎教授还参与了许多专著的编纂工作。主编《中国武当中草药志》第一卷,参编《湖北药材志》、《中药材真伪鉴别彩图谱大全》等论著5部。参编《药用植物学》、《生药学》、《中药资源学》全国统编教材5部。在《中药材》、《中国药学杂志》、《中草药》等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五十余篇,有8篇分别获得国家药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优秀学术论文二、三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