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网7月13日讯(肖恩):7月8日下午2点,觅音队来到房县门古寺镇胡家街村四组的胡元炳家中,来访谈这位山乡“民歌大王”。
觅音队了解到,胡元炳1938年出生于房县门古寺镇望佛山下,今年78岁。他8岁学唱民歌,到现在已经71年,收集了几千首民歌,装了“一肚子”的民间故事、民间谚语。胡元炳说:“你别看我今年78岁了,我身体可硬朗着呢,我还能唱好多年。”
胡元炳居家朴素,生活简朴,在客厅角落的一个柜子引起了觅音队队员们的注意,柜子里装的满满的,都是有关房县民歌的书。胡元炳很是自豪地一一拿了出来,向觅音队队员们介绍他70年来对民歌收集的成果,已经编写出版的书籍有《望佛山民歌集》上、中、下三本、《房陵歇后语》、《望佛山传说》等。在这些书籍中,觅音队队员们还看到一份非常珍贵的文本资料,就是胡元炳手抄本的《民间山歌宝库1-10》、《俗语大全总汇》、《歇后语总汇》和《谜语大全》,这些都是胡元炳70年来收集而来的。胡元炳告诉觅音队,他曾经游历中国时,到过北京,天津、四川、西安、重庆、台湾、云南西双版纳等地,每到一个地方都有宣传房县的民歌文化。
当觅音队问及胡元炳为何能坚持收集民歌71年时,胡元炳说“我痴迷于民歌并非偶然,而是有着深厚的家庭基础。我的太爷胡在德是贡爷,饱读诗书。爷爷胡祖敬在太爷的影响下,会唱许多民歌。我小时候随爷爷扎花灯、花船,总听到爷爷哼唱民歌,耳濡目染,渐渐对民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先后拜了十多位师傅学唱民歌。虽然吃了很多苦,但别人都只看到了我付出时的汗水,却体会不到我收集一首首民歌时心中的喜悦之情。”
接着胡元炳拿出了一些乐器,有鼓、锣、马锣、镲、喇叭等,并一一向觅音队队员演示。觅音队的队员也动手试验,向胡元炳进一步了解乐器的演奏。
最后,觅音队队员们请求胡元炳教他们唱一首民歌——《关关雎鸠美少年》,在“关关雎鸠咿呀依得喂美少年呐……”的歌声中,觅音队结束了这次采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