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网7月17日讯(张俊飞):“我的300亩山野葡萄基地,目前每年要支付工人50万工资,等明年挂果后,每年工人的工资就要过百万,至少能解决30户群众的就业问题,还会引导他们一起种葡萄……”这是7月 16日郧西县河夹镇农民申邦华向笔者介绍自己山野葡萄基地社会效益时的话。
河夹镇作为自然条件恶劣的山区镇,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是建档立卡贫困对象,且多数属于缺技术、少产业、难就业人员。在新一轮精准扶贫中,该镇坚持扶贫输血更要造血的思路,立足乡镇实际谋划产业,以产业实现致富。
在该镇杨家湾村强河蔬菜产业合作社,社长王恕明介绍,他自己前几年也是贫困户,日子过得艰难,自2011年起在镇村的支持下,流转土地种烟叶,连续几年实现二、三十万的纯收入,一举走上了产业致富路。为了实现更大的致富目标,去年他牵头与其他农户一起成立了强河蔬菜合作社,生产订单蔬菜,目前社员近百人,户均收入2万元。在谈及产业的效益时,王恕明说,产业的纯利润并不高,大头全让干活的工人拿走了,一亩烟叶的工人工资达到1300,蔬菜也是大几百,长期帮忙干活的,一季轻松收入5000元。
正如王恕明所言,为了群众更好的脱贫致富,该镇从土地流转补贴、生产技术指导等方面鼓励贫困户去发展产业实现,同时让产业用工解决贫困户居家就业问题。目前,该镇烟叶、蚕桑、核桃、山野葡萄、马头山羊、药材、紫薯、苗木等十多种产业齐头并进,互不相让,为群众的脱贫致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