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网7月27日讯:丹江口市立足市场需求和移民需要,按照培训围绕移民转,就业围绕市场转的思路,面向市场,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培训什么,面向移民,移民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确保培训实际、实用、实效。
坚持移民培训与库区产业发展相结合,培育库区主导产业。立足库区的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分镇分村制定培训方案,通过开展特色产业培训,不断壮大柑橘、茶叶、生态养殖、大棚蔬菜、乡村旅游、农家乐及农家旅馆等优势和特色产业,聘请山东寿光、湖北农门、十堰就业局、十堰大学、武当道茶公司等院校和公司的教授、专家28人到我市授课76场,移民踊跃参加。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220场,培训移民3700多人次,形成特色产业链,培育优势品牌,带动移民生产致富,在产业规模壮大和效益提升中促进移民增收,确保移民增收的主渠道。
坚持移民培训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实现移民稳岗敬业。根据全市大力发展生态旅游要求,利用移民居住在城郊和集镇周围的地理位置优势,鼓励支持移民开办农家乐和农家旅馆。市移民局和市旅游局联合制定了激励办法,对于在硬件设施上达到一定标准,软件上通过移民培训的农家乐和农家旅馆,从后扶资金中每户奖励一万元,2013年共奖励180户180万元;邀请市旅游局、市卫生局、市劳动局等单位到开业的移民户家里,现场免费为移民办理农家乐经营许可证和卫生健康证,为移民提供优质服务。2014年,我们围绕农家乐和农家旅馆产业,培训农家乐旅游从业移民425人和中式烹饪厨师335人。2015年,我们为着力把165个移民安置点打造成乡村旅游景点,又培训乡村旅游从业移民和中式烹饪厨师320多人。据统计,全市通过移民培训,发展起来的农家乐和农家旅馆已达550家,遇到节假日和周末,生意很好,收入明显提高,深受移民的好评。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市发展农家游的潜力巨大,产业预期效益也较为明显。真正实现了移民“培训、创业、增收”的目标。
移民二三产业技能培训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转移安置就业,实现转型发展,最终走上致富之路。今年,一是根据用工单位和市场需要,开展移民家政服务培训,成功打造了“移民月嫂”、“天天家政”、“阿姨来了”等移民家政服务品牌。上半年,已培训家政从业移民374人,这些技能型人才成为北京、武汉及本地劳务市场的“抢手货”,平均月工资达3000余元以上。二是根据六里坪、浪河和安乐河工业园的用工需求,开展移民车工、电工、焊工、缝纫工等技能培训,帮助移民拓宽就业渠道,为移民向工业转移就业上岗,实现移民在家门口稳岗就业。六里坪镇六里坪村是一个城中村,通过调查摸底,了解到移民有在六里坪工业园和湖北电器厂就近就业的意愿后,我们委托欢乐职业技术学校举办了企业急需的电工,车工、焊工等专业技能培训,已有114名移民完成学业后,就近就业,月收入都在2500--3000元左右。(时红 段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