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网8月17日讯:8月14日上午,竹溪县环保局局长郭承平主持召开了扶贫开发与生态环境风险防范工作研讨会,局中层以上干部参加,同时邀请了部分乡镇分管扶贫开发工作的乡镇长参会。
郭承平在会上强调,目前,竹溪进入扶贫开发后期发力,又是我县生态创建各项工程实施的关键时期。竹溪县属于国家主体功能区秦巴山区限制开发区、国家级生态功能区重点县、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国家生态红线控制区,这一系列控制性规划区。生态环境不能出现任何灾情,若预防不力,将带来不可逆转的系统性风险,给竹溪经济、社会、生态等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
我县生态环境风险隐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水电产业开发已入收尾时期,生态环境功能尚未完全恢复,野生动物、植被等生态环境也处于脆弱时期,若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环境灾害,较好的环境资源将会毁于一旦;二是扶贫开发后期发力,急需引进一批工业、矿产等开发产业来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难免承接部分落后产业项目,这些项目排污量大,难以治理;三是畜禽养殖无限发展,污染物无成熟的处理技术,大量养殖,超过养殖区资源承载力,破坏植被等生态资源;四是交通、扶贫安置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兴土木,山体土石方开挖,地质局部不稳,极易造成地质环境灾害。施工过程中排放大量废弃石料及渣土,堵塞河道,污染水体,占压土地,损毁林地;五是扶贫搬迁。移民安置集中居住,将由原分散排放的生活污水、垃圾污染源汇集到集中安置区,污染地表水,危及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
针对上述生态环境风险隐患,讨论的一致意见:一是先规划后建设。特别是扶贫开发活动,要事先研究编制扶贫产业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统筹设计安排扶贫产业,要认真研究扶贫点的环境承载力,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模,根据不同产业分别提出生态环境防范措施;二是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与当地自然环境承载力相适应。引进产业一定要优先引进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环境污染小、生态破坏低的产业项目落户竹溪。(权开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