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市区在线 >> 正文
竹溪县饮用水源区保护六招制胜
信息来源:十堰网 发布时间:2015年8月7日8:12 文章编辑:原野
     十堰网8月7日讯: 今年,竹溪县以龙坝水库水源保护区为“辐射区”,推动竹溪河流域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水源保护工作, 2015年县政府将“实施龙坝水库环境污染综合治理”作为本年度十件实事之一,制定方案、采取措施狠抓落实,有效地改善水环境。主要从6个方面加强对龙坝水库饮用水源区环境治理与改造 。
    配套污水管网建设,收集处理生活污水。完成了吴坝集镇至竹溪河水库坝基外双河口段7000多米污水主管网建设,完善集镇生活污水收集管网,有效地解决集镇生活污水对水库水质的污染。结合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先后启动建设水库周边村污水管网,新建了3个人工湿地。
    建设垃圾处理场,实施垃圾分类处理。投资30多万元新建垃圾中转站;为水库周边村发放户用垃圾桶1550多个;水库周边公路沿线人口集聚区布设移动式垃圾箱40多个;配备垃圾清运车辆5台,龙坝各村组建成立了垃圾清运、保洁队伍,基本形成了“户清扫、村收集、镇转运”的垃圾收运处理模式。结合“洁万家”和“清洁家园”活动,龙坝镇组织开展了沉积垃圾集中清运,累计投工3000多个,清运沉积垃圾4000多吨。
    发展清洁能源,建设生态家园。大力推广农村沼气,支持库区农户“一建多改”,年均建设户用沼气池100余个;结合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累计在水源区周边村建设大型人工湿地1个(面积80余亩)、中型人工湿地2个、庭院式人工湿地11个,有效解决了农村生活污水直排问题。
    开展综合整治,退耕还林改善库区环境。实施天保工程,大力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减少水土流失。严禁乱砍滥伐和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把山当田种、林当粮管,依山养水。龙坝镇境内累计人工造林3500亩,义务植树1000多株,庭院绿化植树1.5万株,四旁植树1万多株。一级保护区内退耕还林2350亩,建设生态防护带13640米。
    发展生态产业,改善生态环境。先后申报小流域治理、小农水建设、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石漠化综合治理、土地整理、扶贫重点村、生态村等生态建设项目,新建龙坝集镇河提3000多米,水库上游河道拦河挡5个,坡改梯建设300多亩。完成土地整理5000多亩。配套建设了田间作业道、排灌沟渠、灌溉塘等农业基础设施。大力推广“两清两减”(清洁种植、清洁养殖,减少农药化肥施用量、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生产模式,引导库区群众发展以油茶种植为主的生态产业,油茶种植面积达1.5万亩,配套建设了油茶加工车间和展销大厅;新建中药材基地3500多亩、竹柳基地500多亩、冬桃种植基地300多亩。
    实施联合执法。建立水库周边环境管理联合执法机制,龙坝镇和竹溪河水库管理处组建成立了库区环境联合巡查队,严管严查水库周边农户的生活垃圾乱扔、生活污水直排等问题,在水库周边建设生态防护网3500多米,对二级保护区内2个小煤矿、4个采石场、3个养猪场、1个豆制品厂、2个农家乐,都已全部取缔。拆除违规建筑物总面积为11500平方米,网箱养殖总面积41000平方米,教育引导库区群众自觉的拒绝到水库洗衣、洗菜、下库游泳、毒鱼、炸鱼等行为,有效地遏制了水库周边生产生活对水库水质造成污染。
    今年,县环保局按照县政府“实施龙坝水库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做好十件实事工作要求,对全县饮用水源开展了一次基础调查和监测,建立健全调查档案和数据库,为加强水源管理打好了基础。7月下旬,省专家团来我县对“创省级环保模范城”进行中期评估,并对市、县两级环境监站为竹溪水源地地表水及库水水质测定为Ⅱ类,能达到国家地表水和饮用水水质标准给予肯定。
    今年竹溪县把龙坝水库水源区环境综合治理作为“十件实事”之首,抓紧、抓好、抓落实。县人大主任杨福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杨武,项先后2次对龙坝水库水源区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建设情况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再三要求,各乡镇和相关责任单位必须进一步细化方案、明确任务、强化责任、推进落实,以生态创建为契机,建设和保护好溪城人民的“水缸”,要把保护“一库清水”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确保“一江清水送北京”和竹溪县城10余万群众的饮水安全。(权开国)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条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络实名:十堰新闻网 十堰新闻 域名网址:www.syxw.net
投稿邮箱:E_mail:syxw668@126.com 或 E_mail:syxw668@yaho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