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网9月2日讯:今年来,竹溪县结合“三严三实”要求,以“民事小灵通·干部在线”建设为抓手,通过搭建服务平台、扩宽服务渠道和完善服务机制等举措,不断提升党员干部服务群众能力,着力构建服务型党组织,实现服务群众的“常态化”和“零距离”,深受群众好评。
搭建服务平台。加强县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推进了行政审批、办事制度和政务服务三个标准化,深入贯彻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最大限度精简审批程序、缩减审批时限、减少办理环节、提高办事效率,实行“一站式”的快速办理。规范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通过加大整合资源力度,促使达到“十有”标准,对3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进行完善,使全县15各乡镇全部建起了标准的便民服务中心,并切实加强日常管理,确保作用发挥。强化村级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功能,每年按不低于总数10%的比例抓好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的新建和改扩建,按照“五务合一”的要求,加强“二十个一”配套建设,真正使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成为党员之家、群众之家。
拓宽服务渠道。建好民事“小灵通”,围绕群众需求,切实发挥基层干部村民事务110、咨询服务114、排险清患119、救急解难120、维权帮扶12315的作用,实现基层党员干部服务群众“保姆化”。围绕全县中心工作,全面推进在精准扶贫中开展“联支部、帮创建,联农村、帮发展,联党员、帮提高,联农户、帮致富”为主题的“四联四帮”活动,全县共选派帮扶工作队117支,帮助指导村级找准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增强发展能力、破解发展难题。为全县73个重点扶贫村选派“第一书记”,全面落实驻村开展工作,进一步夯实基层堡垒,增强服务能力。用好便民服务卡,把“有困难找支部,需办理找干部”活动落到实处。
完善服务机制。实行联系基层机制,建立县级领导干部蹲村联系点60个,乡镇班子成员联系点210多个,各级干部联系贫困户1200多户。党员领导干部每年到基层不少于60天,到基层调研不少于10次,参加联系村重要活动不少于2次,乡镇干部每周在基层不少于3天;坚持集中活动制,每季度组织一次党员集中党内活动,规范村级事务管理;坚持巡查入户制,党员领导每年走访党员不少于村党员总数的1/3,走访群众不少于30户,乡镇干部每年走访联系村农户不低于1次;坚持民声直听制,联系村干部坚持在村开展工作,发生重大事项第一时间到场协调处置;坚持代办服务制,对可代办事项免费代办,实现群众动嘴,干部跑腿,目前已为基层群众代办服务2500多件次。(汤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