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网9月28日讯:近年来,竹溪县把村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夯实基层基础、推动农村发展和强化为民服务的重要举措,通过着力增强村干部的服务群众水平、带领致富能力和促进和谐作用,打造过硬农村“当家人”队伍,深受群众好评。
打造群众的贴心人。强村村级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功能,按照强化党务、规范村务、优化服务、拓展商务、协调事务“五务合一”的要求,不断进行优化完善,选聘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管理员,村干部实行轮流值班,公开服务电话,提供全天候服务。实行代办服务制,对群众事务进行代办代理代言,实现群众动嘴、干部跑腿。全面推行“民事小灵通·干部在线”建设,做扶贫帮困的热心人,红白喜事的主事人,群众权益的维护人,留守老、弱、妇、幼的贴心人,反映群众疾苦的代言人,群众事务的代办人,切实发挥村干部村民事务110、咨询服务114、排险清患119、救急解难120、维权帮扶12315的作用,为群众提供全方位的“保姆式”服务。
打造创业的领头羊。推行村干部创业支持计划,鼓励村干部发展创业,增强道路致富能力。县财政每年统筹100万元资金,作为贴息贷款年度利率基数,建立全县村干部创业支持计划贴息贷款专项基金。联合发改、科技、农业、林业、畜牧等相关单位,组建村干部创业支持计划服务团,筛选和编制村干部创业项目库,加大创业技能培训。充分发挥村干部的导向和示范作用,鼓励引导群众发展创业,村干部利用创业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方法,做好群众创业的指导,提供技术服务和相关支持,以村干部创业成功项目为核心,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组团式”发展,计划三年辐射带动10000名困难群众致富。
打造和谐的推进剂。建立民情民意联络机制,完善民情民意登记、处置、反馈、报告制度,建立民情台账,确保民情民意在第一时间了解,群众利益诉求在第一时间受理,实现民情直达。加大对弱势群体帮扶,村干部每人联系5户左右困难户,落实帮扶措施。推行“阳光信访”新模式,通过畅通接访、主动约访、带案下访、爱心回访等措施,构建公开透明的受理办理方式,畅通群众合理利益诉求渠道,及时有效化解矛盾。实行村干部巡村制,防火、防汛等重要时段,村干部分片开展巡逻巡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强化矛盾纠纷调解,充分发挥村干部的“小司法”作用,公正合理调处群众邻里间的矛盾纠纷,确保实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有力维护农村和谐稳定。(汤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