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网1月11日讯:1月6日,农历冬月二十七,二十四节气的小寒,一年中最冷的时期。但房县化龙堰镇汪家河村邢方清家不紧不寒冷还一派热气腾腾、热热闹闹的景象。
院子里两盆农家碳火,通红通红,火苗直向上蹿,火盆旁围满人,一个个喜笑颜开,院子旁的炉子上大火烘炖的土鸡烫,上下翻滚,香气溢人。
走进屋内,刚刚粉刷完毕的三间平房,到处一片洁白,厨房里一位40多岁的汉子正在娴熟的切菜,案桌上嫩酸酸的大白菜青脆欲滴,刚从田里挖出来的莲藕,脆深深的,山间掰下来晾晒的干竹笋黄晶晶,椴木上掰下来晾晒的木耳黑黝黝肉坨坨的,指头肚大小的香菇花纹清晰,香味清新淡雅……处处都是一派农家风味。正在厨房娴熟操作的不是别人,就是该家主人邢方清。
邢方清是化龙堰镇汪家河村一普通村民,家有一双70多岁的老父老母和一双儿女,儿子邢勇正在上大二,女儿邢君还在读高中。多年来一家人就靠邢方清夫妇在外打工挣钱维持,老父老母在家帮忙操持家务,看门。可是去年老母亲突然生了一场大病,从此卧床不起,夫妻俩只好放弃打工回老家照顾老父老母,但夫妇俩的一片孝心却未能挽回老母亲的生命,老母亲于今年8月撒手,还花费了夫妇俩这两年外出打工的一点积蓄,这让本就拮据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夫妇俩愁眉不展,整日寻思着如何增收,再外出打工,老父亲无人照料,也不是长法(长久之计)。
正在该村开展精准扶贫的老干局工作队在进村入户中了解了这一情况,迅速向老邢宣传精准扶贫好政策,和村两委及老邢一起合计。通过分析研究,大家一致认为虽然汪家河村地处化龙堰镇的偏远地区,但境内山清水秀,空气清新,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交通还比较便利,加之汪家河水库、吴家大院(清代官至副总统)、六榔庙在全县小有名气,近年来来该村游玩和垂钓的人越来越多,而截止目前该村却无一家农家乐。许多来游玩和垂钓的旅客不是自带泡面,就是到10里外的镇上或30里外的城里吃饭,很不方便。而老邢曾是村里远近闻名的农厨,过去村里哪家大烦小事都要请老邢去主厨,而老邢家又地处汪家河水库坝尾,地理位置优越,萝卜、白菜、土豆、菠菜、卷心菜、莲藕、山药、鸡蛋、椴木木耳、椴木香菇、野竹笋、香椿、荃菜、土猪、土鸡等农产品多又纯天然无化肥、无添加,再加上汪家河水库的天然小白鱼,可谓美味山珍皆备,靠山吃山,国家对农家乐又有扶持,在大家的鼓励下老邢夫妇打消了祖祖辈辈过去几千年的农耕农殖的传统,决定吃吃螃蟹开一家农家乐,搞搞服务业。于是在工作队的指导下老邢把三间平房里里外外进行了粉刷,添置了几套桌凳和餐具,挂了个招牌,邀请了几桌亲朋好友来试餐,在一阵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响中老邢家的农家乐在小寒日就算开业了。(邹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