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中心 >> 正文
郧西通过典型带动和帮扶引领群众走上致富路
信息来源:十堰网 发布时间:2016年3月25日7:32 文章编辑:原野
    十堰网3月25日讯:村村有项目人人有钱挣3月22日一大早,郧西县湖北口回族乡坎子山二组村民杨娟来到村委会,和30多名村民代表一起投票表决村里今年在实施精准扶贫工作中要办的几件大事:修路、建房、养羊、栽树、种菜、开发万亩石林旅游业……
时下,走进郧西,处处可以感受到农民创家业、干部创事业、能人创企业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
发展产业 带动贫困农户脱贫
    每逢周末,郧西县观音镇垭子湾村草莓观光采摘园的张海山和张志凯心里就特别高兴。自从去年12月草莓观光采摘园开张以来,每天都有游客前来采摘,每逢周末园子常常爆满,3个月收入达到了60多万元。
    张志凯介绍说,等200亩观光采摘园完全建成后,每年可创收200多万元,可吸纳52户移民贫困户常年在基地务工,月均劳务收入超过1000元。在郧西像张志凯这样兴建休闲观光农业带动贫困户的还有很多。
    “过去扶贫,就是给点钱拿点物,脱贫效果不算好,都是因为没有扶到点子上,我要带领他们发展产业……”涧池乡谢家坪村党支书记徐尤建很有信心地说。 2014年,徐尤建返乡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流转3000亩荒地,带领群众种植皂荚刺,去年向村民发放了工资150多万元,今年徐尤建又在本村及军家河、大竹扒等邻村栽植皂荚2000多亩,60万株,带动60多户贫困户。
    自开展精准扶贫,郧西整合力量加大投入,帮助贫困村和贫困户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发展优势产业,该县结合各乡镇贫困村的实际和优势,按照“村有主导产品、户有增收项目”的发展思路,以发展特色产业促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郧西在实施精准扶贫过程中,出台了精准扶贫产业扶持政策,建立了2亿元的产业扶持基金,对高效农业继续实行以奖代补政策。设立了马头山羊产业保险基金100万元,引导村民进行农业综合开发,形成了“合作社+农户”、“企业+农户”、“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贫困户发展蔬菜、核桃、中药材、茶叶等产业,每年每亩给予100元至1000元不等资金扶持,对带动贫困户养蚕、种烟、发展农家乐、旅游等项目均给予资金扶持。现在,全县已有120余名能人像徐尤建一样返乡创业,投入发展资金3亿多元,带动贫困户2000余户。
一村一品 不等不靠齐致富
    电子商务是郧西县涧池乡下营村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2014年阿里巴巴集团公布的全国淘宝村名单中,下营村是湖北省唯一一个“淘宝村”。但是,下营村如今又要闯出个名堂——发展乡村旅游业,为村子再增添新的致富增长点。
    走进下营村,人们很容易被一个挨一个的电商吸引:这个离县城32公里的村,339户村民开办了100多家网店,户户门上贴有二微码,一楼是店铺,其中一半以上转型开起了微店。
    “开始我们只卖绿松石,现在卖全县的核桃、马头羊等农特产品。”26岁的店主庹涛自豪地告诉记者。“现在,我们不光要通过手机微信和电脑淘宝店销售绿松石和一些本地特色农副产品,每天可接四五单,去年交易额有200多万元。”
    如今,郧西涧池乡创办了电子商务创业园,有200多家电商报名申请入驻,150多家电商入驻营业,该乡电商创业模式由个人网店转变为抱团经营。
    去年,郧西县正式被商务部确定为全国56个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试点县之一。今年,为进一步壮大农村电子商务,帮助更多农户拓展农产品销路,郧西每年拿出100万元资金扶持农户、农业企业注册产品商标,组织动员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和经纪人等参加网上购销对接会,把郧西的马头羊、油桐、杜仲、核桃、柿子、玉米、山野葡萄、茶叶、土酒、腊肉、豆鼓等丰富的农产品利用云计算、大数据技术为企业和农户提供网上交易数据分析指导,帮助他们实现农产品按需种植、定制化生产,帮助农户解决市场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销售难”问题。
    销售产品在变,生活品质也在变。下营村村支书刘庭洲说,以前八成以上青年外出打工,现在村里200多对年轻夫妇无一外出务工,都选择了返乡捐资修路、架桥建设美丽乡村,发展乡村旅游业,278名适龄儿童自然就没有一名留守娃。“多家快递公司进驻,加上生活配套设施完善,乡村旅游业前景更加光明,贫困户脱贫指日可待。”刘庭洲感慨。
    目前,郧西全县已注册登记电子商务账户1500多家,电商从业人员2500余人,年实现网上交易额近亿元,占全县社会零售额的2%。
招商引资 村民转型奔小康
    郧西县土门镇村关帝庙村村民尚小琴全家5口人有2亩地,虽说温饱不成问题,但日子过得很清贫,小琴只有外出广东打工挣钱。去年十一长假回乡,听说坐落在本村的郑大粮油食品加工厂需要工人,小琴就进厂当了工人,月收入1500多元,春节期间生意红火时,她的工资涨到2000多元。
    “在家门口就业,减少了来回奔波的路费,照顾家人也很方便。”小琴说,工厂离家就几公里,骑摩托车仅需5分钟,上下班十分便利。
    如果说尚小琴返乡支持了家乡的建设,那么郧西县上津镇津城村村民张华梅就是“洗脚上田”的代表。40岁的张华梅,丈夫体弱多病,孩子读书,是村里的贫困户,年初张华梅把家中的2亩地流转给村里的种菜大户,她到上津镇光伏电站当了清洁工,每月收入1600多元。
    随着国家加快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在郧西在也是轰轰烈烈。今年,郧西坚持走绿色环保、节能发展的新型工业发展道路,加快发展了以水电、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为主的新能源产业。
    开展了“百名干部进百企,创优服务稳增长”活动,推行了手续办理、项目落地、建设投产、问题协调、安全环保、规模企业培养“六包”责任制为企业化难解困。
    同时, 按照“引进一个企业,带动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思路,从政策、服务多方入手,吸引在外成功郧西商人携项目、资金、人才回归支持家乡建设。
如今,郧西回归型企业达200多家,其中投资过亿元的有10家,吸纳了全县2万多贫困户劳动力就业。
    目前,一个村村有项目、户户有事做、人人有钱挣的喜人格局正在郧西悄然形成。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条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络实名:十堰新闻网 十堰新闻 域名网址:www.syxw.net
投稿邮箱:E_mail:syxw668@126.com 或 E_mail:syxw668@yaho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