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中心 >> 正文
中国林科院专家为竹山肚倍产业传经送宝
信息来源:十堰网 发布时间:2016年3月29日8:6 文章编辑:原野
    十堰网3月29日讯(程平): 3月26日,肚倍蚜规模化人工繁育技术示范推广项目进展交流和技术培训会在竹山召开。中国林科院资源昆虫所王超博士、湖北省林科院研究员陈景元、陕西省城固县鸿源五倍子开发公司、陕西省宁强县科技局、国权中药材科技开发公司和湖北省五峰县林业局相关专家对各地肚倍发展、肚倍蚜研究与繁育、肚倍人工培育、无纺布培育倍蚜和五倍子推广情况进行了探讨、交流和互动,同时各位专家实地还到溢水镇陈家铺肚倍基地和东川实验苗圃了解该县肚倍基地建设和倍蚜虫人工培育和繁育技术。
    竹山县肚倍发展有起伏、高潮,也有低谷,有小打小闹到规模种植,再到产业化发展,由纯粹依靠天然成倍到科学培蚜、挂袋生产,都经历了风风雨雨。一期肚倍基地是1986年有省计委、省林业厅批准立项,在中国林科院南京林化所、中国林科院资源昆虫研究所的支持下,经过五年建设,使该县肚倍生产从自然生长走向人工栽培,由单纯出卖肚倍资源走向生产科研、加工、出口创汇系列开发。1986年至1990年10个乡镇89个村肚倍基地发展到10.06万亩,1990年肚倍产量达到350吨,年创收入400万元。当年肚倍高产稳产技术研究项目通过林业部鉴定,并顺利通过省计委和林业厅验收。1991年再次向省计委、省林业厅申请扩建二期基地10万亩,总投资906万元。扩建后的肚倍基地总规模达到了20万亩,分布17个乡镇。历史产量最高的2000年,全县肚倍产量达到了2130吨,使农民增收3450万元。由于竹山县肚倍适应性强,加之规模之大,被林业部授予“肚倍之乡“。1998年肚倍企业因亚洲金融风波等诸多因素影响,肚倍系列产量出口量锐减,导致肚倍价格猛降,倍农积极性受到挫伤,全县肚倍基地面积减少到11.8万亩,肚倍产量徘徊在600-700吨。到2001年新成立的竹山县天新医药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痛过招商引资、自筹资金投入和扩大规模的方式,使工业单宁酸、没食子酸生产能力达到2000吨,实现销售收人5000万元,利税400万元。
    多年来,竹山县一直致力于打造竹山肚倍高产稳产技术,与中国林科院资源昆虫研究所合作,开发出规模化人工繁育青麸杨苗木技术、美灰藓人工繁育技术、肚倍林营造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使肚倍产量有以前的每亩不到0.5公斤达到每亩67公斤。2015年”竹山肚倍”荣获地理标志商标,维护和提高了”竹山肚倍”在国内外市场的信誉,保护了”竹山肚倍“生产、经营者合法权益。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条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络实名:十堰新闻网 十堰新闻 域名网址:www.syxw.net
投稿邮箱:E_mail:syxw668@126.com 或 E_mail:syxw668@yaho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