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中心 >> 正文
全国百家媒体聚焦2016互联网+茶产业暨万里茶道武当道茶品牌推介活动
信息来源:十堰网 发布时间:2016年5月21日7:48 文章编辑:耕夫
    十堰网5月21日讯(耕夫、继南、袁源):昨日上午,全国100多家主流媒体聚焦湖北十堰市参加2016互联网+茶产业暨万里茶道武当道茶品牌推介活动。在活动开幕式上,十堰市委副书记、市长张维国,湖北省农业厅党组成员、总农艺师邓干生分别致辞,湖北省十堰市、襄阳市和西安康市、汉中市签订了汉江流域茶业联盟备忘录、茶叶经销合作协议,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鲁成银、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胡晓云教授,全国互联网品牌实战专家、杭州火石品牌策划有限公司创始人宋小春知名人士分别发表演讲。中国报商联盟秘书长陈步春,北京市农委委员王修达,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余春存,副市长张慧莉,市政协副主席王晋洪,等出席开幕式。省内外嘉宾、重点茶企负责人、十堰市各县市区、市直有关部门及茶企负责人等近500人参加开幕活动。上午11时,与会人员观了140家茶企及经销商举办的茶产品展销活动。
    本次活动由十堰市人民政府、湖北省农业厅、中国报商联盟携手主办,十堰市农业局、十堰日报传媒集团、十堰广播电视台承办,湖北省武当道茶产业协会、湖北小蜜蜂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湖北当当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协办。
    张维国市长在致辞中说,十堰山川秀美,历史悠久,拥有“武当山”、“丹江水”、“汽车城”三张世界级名片。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绿化十佳城市、全国生态先行示范区、全国最佳生态保护城、“中国好水”水源地等殊荣。近年来,在省农业厅大力支持下,我市着力整合茶叶品牌,精心打造“武当道茶”,全力推进茶产业转型升级。目前,我市茶叶种植面积达70余万亩,七大类100多个品种,畅销东南亚、俄罗斯、欧美市场,茶产业综合产值达70多亿元。茶叶已成为十堰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保护核心水源区的生态产业,引领山区现代农业发展的示范产业。这次活动必将极大促进我市以茶叶产业为主的特色农业发展。我们将以此活动为契机,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新业态,更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产业融合,努力把十堰建成全国重要的绿色农特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省农业厅总农艺师邓干生在致辞中表示,十堰是我省四大茶叶主产区之一,也是农业部确定的国家优质茶区之一。近年来,十堰全市上下高度重视茶产业茶品牌建设、市场开发、科技创新等工作,抢抓“一带一路”建设重大机遇,采取系列措施推进茶产业开发,取得明显效果。特别是引导企业整合,组建武当道茶集团,茶叶龙头企业实力进一步增强,武当道茶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品牌价值显著提升。省农业厅将继续大力支持十堰茶产业发展,重点帮助品牌打造和信息化建设工作。希望十堰市继续努力,做大做强茶叶龙头企业、唱响武当道茶这一知名品牌,充分发挥生态和文化优势,促进三产融合发展,顺应“互联网+”时代潮流,拓展茶产业发展空间,为建设茶叶强省作出积极贡献。
    开幕式上,汉中市、安康市、襄阳市、十堰市签订了汉江流域茶业联盟备忘录、茶叶经销合作协议;电子商务公司与茶叶龙头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湖北省武当道茶产业协会会长、龙王垭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承君宣读了关于开展“龙头带农户,脱贫促致富,茶产业助推精准扶贫”活动的倡议书。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鲁成银,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胡晓云教授,全国互联网品牌实战专家、杭州火石品牌策划有限公司创始人宋小春知名人士分别发表主旨演讲,主题涉茶产业发展、农业品牌打造和互联网+茶产业的主要运营模式。
    据了解,鄂西北十堰市,所处的秦巴武当及紧连的神农架山区是中国茶叶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武当山南神农架相传古时神农氏在神农架搭架采药时首先发现和利用了茶叶,神农因此被称为茶祖。这正如《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茶)而解之。”由此“茶之为药,发乎神农氏。”饮,纣,蜀,贡。十堰市是茶的故乡,又是诗经之乡。中华诗祖、西周太师尹吉甫故里是十堰市所辖房县。尹吉甫是周宣王时期《诗经》的采风者、编纂者。我国古籍中,最早见有“茶”字的记载始于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诗经》中有七首诗写到了茶,《诗经•邶风•谷风》中有“谁胃荼苦,其甘如荠”、“采茶新樗,食我农夫”(樗音出,椿叶)。《诗经》在《出其东门》中说:“有女如荼”,把见到的妇女,比作又轻又白的荼花。"荼"(音tu)是我国中唐以前对"茶"的主要称谓, 现今的"茶"字源于"荼"字。这正如我国书法大师启功先生写诗所说:“古称荼苦近称茶,今古形殊义不差。”“茶神”诸葛亮,曾在武当山学道时学会茶道,并将茶文化带到了云、贵、川地区,尊奉他为茶神,每年茶园开采,还有拜“孔明茶树”习俗。唐代 “茶圣”陆羽在其著《茶经》中记载:“一之源: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其巴山峡谷有两人合抱者。”所谓的巴山峡谷是指包括十堰在内的秦巴武当山地区,是茶树的原产地和重要的茶叶产区。道家千年传承道茶,贵在道茶养生之道。 古代武当有神仙家、名道尹喜、尹轨、殷长生等在这里采茶饮茶,修性养生,追求长生不老。古代药王孙思藐、武术泰斗陈抟、武当武术集大成者张三丰、明代医圣李时珍等在武当有许多采茶研茶、饮茶论道、养生修性的传说。1996 年以来,十堰市民俗文化专家袁正洪与武当山八仙观茶场坚持把武当道茶作为课题研究。先后挖掘整理武当道茶相关资料近百万字,拍摄照片和录像资料,撰写《仙山武当道茶香》、《浅谈武当道茶历史渊源与养生》等多篇武当道茶文章,引起国家和省市有关专家高度关注和评价。2008 年 8 月 20 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召开专家评审会。会上袁正洪从十个方面汇报建言名称应叫 “武当道茶”品牌。到会的农业部、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农科院等专家经认真评审,一致意见确定叫:“武当道茶”。 袁正洪和八仙观茶场毛雅鑫等人艰辛挖整撰写《武当道茶传统炒制技艺》,2009 年 4 月,武当道茶被列为湖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尤其是2009年6月,在省农业厅的大力支持下,十堰市委、市政府领导及市农业局高度重视,十堰市率先在全省市州一级中整合茶叶品牌,合力打造武当道茶。2010年4月17日,十堰市委、市政府主办“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武当道茶品牌推介暨新闻发布会”。 会上,湖北省农业厅和十堰市人民政府邀请国家农业部、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茶叶博物馆、湖北省茶叶学会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对武当道茶进行了品质鉴评,并对武当道茶文化的内涵进行了研讨。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国家一级评茶师鲁成银宣读了武当道茶专家鉴评组结论,一致认为:武当道茶“形美、香高、味醇”、“ 清花香,绿豆汤”,“产品品质特色鲜明,武当道茶养身、养心、养性,道茶文化底蕴博大精深”。多年来,经过多方共同努力,武当道茶先后荣获“湖北省第一文化名茶”、“亚太(国际)低碳农业奖”、“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第八届中国农交会金奖”、“湖北省著名商标”、“湖北十大品牌茶”、“十堰城市名片”、“中国最具影响力区域公用品牌”等一系列殊荣。在2014年12月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发布中,武当道茶品牌价值达到40.65亿元,名列全国农产品类第三位。2015年6月,武当道茶正式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十堰是万里茶道的重要节点,“万里茶道” 即茶从产地收购经汉口水运樊城,再用车马驼队经河南陕西运至张家口,再运呼和浩特,穿越戈壁滩,至中俄边境恰克图,继而抵达莫斯科、圣彼得堡,连通亚欧,这就是著名的中俄万里茶道。“万里茶道” 对拓展茶产品国际国内市场空间,提升影响力,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有着重要意义。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已从消费互联网逐步迈向产业互联网,形成“互联网+茶产业”,已是大势所趋。武当道茶,作为十堰山区优势特色产业,也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本次活动为期3天。“报业突围 论道武当”中国报商联盟(十堰)峰会暨全国百家媒体老总看十堰活动同期举行。活动期间,还举行一系列以武当道茶茶艺表演为代表的茶文化宣传,茶产品推介及经贸洽谈等活动。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条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络实名:十堰新闻网 十堰新闻 域名网址:www.syxw.net
投稿邮箱:E_mail:syxw668@126.com 或 E_mail:syxw668@yaho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