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网6月22日讯:2016年6月5日,星期天,病理科的全体员工放弃宝贵的休息日,大家聚在科室耐心地等待着期盼已久来自的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病理学专家谈东风教授!中午十二点半,谈教授如约而至,并在接下来的三天中,在太和医院与病理科进行广泛的学术指导与交流工作。谈东风教授的此次到来是根据双方在2015年底签署的合作协议应邀前来指导工作。
谈教授中午一到十堰经过简单的午餐后,便不顾劳累立刻赶到科室与我们交流,大家围坐在教授跟前提了一个又一个问题,从科室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到专业上碰到的疑问,教授都一一为大家做了解答。同时,谈教授也对国内病理专科的建设表示出严重的担忧,在了解我院病理科工作人员情况与病理业务量后,谈教授对我们的工作负荷表示非常惊讶!据谈东风授介绍,M.D.安德森癌症中心仅与组织病理相关的工作人员就达500多人,科内有100多名病理专家,仅他所在消化道病理亚专业就有10多名医生!由此可见,国内病理专业的建设的道路还多么的漫长!
6月6日,谈教授还与罗院长会谈,随后为全院医生做了关于“精准医疗”的精彩讲座—分子病理指导下的肿瘤精准医疗。讲座中,谈教授通过多个案例,强调了病理诊断在精准医疗中的重要作用,在广大医生心中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最后一天,谈教授安排了与我们共同阅片。阅片前,他拿出两张从美国带来的切片让我们初诊,都是肝脏穿刺组织,第一例是40多岁的男性患者,无特殊病史,第二例是40多岁女性患者,曾有过恶性黑素瘤病史,影像学考虑是恶黑肝转移。来自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这两个病例就是不一般!猛一看似乎是简单的肝脏恶性肿瘤,但真下结论时又感到其中疑点丛丛,让人不知所措!病理科全体医生在汤主任的带领下,在多头镜下仔细阅片。开始谈教授给我们出示的只有两张常规切片,没有任何辅助检查。我们明白这是谈教授在考验我们的基本功。经过一番慎重分析后,很快我们就有了自已的看法:第一例考虑是转移来的脊索瘤;第二例虽有恶黑病史,但我们不认为是恶黑转移,而是倾向是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说出我们的诊断后,我们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请谈教授公布答案!这是合作以来对我们的第一场考验!这时,谈教授从包里又拿出这两个病例的免疫组化结果。大家一看,心中乐开了花,全部正确!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对我们的考验!随后,我们拿出以往在诊断过程中存在疑问的切片请谈教授指导,在阅片过程中,教授给我们提了很多专业问题,我们都积极作答,有些比较含糊的地方,经过教授提点,我们也能马上领悟,教授对我们的表现十分满意。在事后的交流中,谈东风教授对病理科整体诊断水平作出了充分肯定,认为大家的基础很扎实!谈教授的肯定,极大地鼓舞了我们,让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自信!
时间转瞬即逝,谈教授的“太和医院之旅”很快结束。和谈教授相处的时间虽然短暂,但他的一言一行给了我们极大的震撼,他对工作的热爱、对病理科发展的殷切期望,都深刻地影响了我们。今后,在谈教授的指导和汤主任的带领下,我们一定能从被动变主动,使太和医院病理科发展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的高度!
(刘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