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中心 >> 正文
龙井村任“第一书记”高琴 扶贫攻坚“铁娘子”
信息来源:十堰网 发布时间:2016年8月15日8:15 文章编辑:原野
 
     十堰网8月15日讯(朱本双):在家中,她为人妻,承担着一名普通女性的责任和义务;在第一书记的工作岗位上,她认定一条铁律,那就是: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被干部群众称为扶贫攻坚战场上的“铁娘子”,贫困户们都会发自内心地竖起大拇指。她就是湖北省竹山县妇联驻宝丰镇龙井村精准扶贫工作队队长、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高琴。
    “我有基层工作经验,我去!”
    2015年8月,湖北省竹山县妇联副主席高琴积极响应组织号召被选派到宝丰镇龙井村任“第一书记”,风风火火开始了她的精准扶贫驻村帮扶工作。
    她曾经在乡镇工作了13年,当初选择回城的目的就是为了照顾家庭和孩子。可这次选派精准扶贫第一书记时,领导又找到了她,摆事实、讲道理,“单位人少确实摆不开,下乡驻村只能再辛苦   你。” “我有基层工作经验,我去!”身为党员,不忘初心,她毅然接受了组织的工作安排。
    精准扶贫是政治任务,各级都签了军令状,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完不成任务不仅不能换人,还得追究责任。而这多年她长期在基层工作本来亏欠家人和孩子的就够多了,加上丈夫也在乡镇工作,孩子怎么办?她担心家人会反对,内心还是很纠结。
    回到家,孩子爸爸见她闷闷不乐,问她怎么了,她说出了原委,他却说:“你在乡镇工作过,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组织安排了你就去吧!” 没想到丈夫和自己的想法一致,她揪着的心释然了。她暗下决心: 我一定要保质保量地完成精准扶贫工作任务!
    “办法总比困难多,莫怕!”
    到龙井村的第一天,听村干部介绍情况,村里基础较为薄弱,村委会屋顶下雨漏水,没有文化活动广场,村级公路坑洼不平,还有50多万元的陈年欠账。
    按照县里统一要求,第一书记必须吃住在村。龙井村离宝丰集镇有9公里,虽然主路有公交,但走村入户却是个大难题。妇联职能弱、经费少,也没有公车,女同志下乡面临的诸多不便接踵而至。
    “办法总比困难多,莫怕!”她总是时时鼓励自己。多年的基层工作经历历练了她,内心的那种倔犟告诉她,这些困难必须她自己来克服。没有地方吃住,就在妇女主任家搭伙;没有车子接送,就坐公交和通村面包车;不通车的地方,坚持徒步入户走访。
    她刚把吃住的问题解决,很快“麻烦”又找上了门。一组村民刘文平因为在“大核查”中贫困户资格被取消,非要找她给个说法。她一到他家,他的二弟就“兴师问罪”了,“你就是高书记呀,我看你也不高呀!”这句话明显带着无礼和挑衅。她仍笑着坐下来,不急不躁、有理有据的给他们讲贫困户的评定标准和程序,并拿出“七进八不进”政策原文念给他们听,指出他家不能被纳入贫困户的原因是他二儿子在行政机关工作。他大儿子一听,指着户口本大声说,“可我们已经和老的分家了!”
    这可是个新问题,走访中只知道他们是一家。她耐心的问刘文平,“根据农村传统,只要在一个锅里吃饭就代表没分家,要分家起码要通过亲戚邻居和族里有威望的人或是村干部给个见证,这些你们做到了吗?再说,贫困户不准临时合户、拆户,是不是贫困户也不是我们几个干部说了算,必须要经过村民代表评定。”一阵耐心的劝说和解释下来,老刘总算不像来时那样激动,沉吟了半天对她说:“高书记,听了你的解释我也明白了,这些都是有政策管着,家里分户这事也确实没有公开说,我们也不再为难你了!”听了老刘的话,她悬着的心总算放下来。
    正当她起身要走时,主人家却非要留她吃晚饭。盛情难却,她边吃饭边和他们唠家常,商讨着如何利用当前的好政策带头致富。虽然户外很冷,但她心里却很温暖,数日的奔波、疲劳、误解和委屈都化为乌有,她知道她的坚持、信心和耐心,赢得了群众对她工作的支持,一定要在龙井村“一展拳脚”,帮助村里撑起“半边天”。
    “扶贫路上苦也乐,坚持!”
    59户182人,全村的贫困户她平均入户次数都在三次以上,每户的基本情况也都能做到一口清。这里面有部分最让她揪心的贫困户:陈金波,肠癌患者;陈华均,“三高”患者;张立海,夫妻俩人60多岁,儿子腰椎骨折;陈三勇,精神病患者……这些人居住的都是危房,家里也都没有劳动力,到底应该怎样帮助他们?她经常因为这些贫困户而整夜睡不着觉。
    随着县委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出台,住房困难贫困户将会住上“交钥匙工程”的房子,这样的好政策虽然说是史无前例,可党员、老百姓怎么看?其他贫困户愿意吗?通过和镇村干部一起分析、研究,制定出“三会一公示”、“三限一控”评选法,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在全村贫困户中评出最困难的贫困户28户确定为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
    目前,集中安置点房屋主体工程建设即将竣工。“三会一公示”、“三限一控”不仅得到了群众的认可,而且还得到了十堰市人大常委会王铁军主任的高度赞扬。王主任3月份在龙井村调研时,仔细询问她们的评选程序,查看会议记录;县委书记龚举海书记亲自数选票、查看评选结果。临走时,王主任亲切的和她握手道别,“辛苦了,小高,你在这儿驻村起了很大的作用!”领导的鼓励使她信心满怀,更加坚定了她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2015年10月,在入驻龙井村两个月后,她及时给单位领导汇报,多方争取3万元资金,帮助村里添置基础设备,把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从二楼搬到了一楼,方便群众办事。她又和村干部一起争取镇党委、政府支持,对村委会楼顶进行了维修加固。争取妇联在龙井村开展“精准扶贫、衣暖童心”活动,为龙井村6至12周岁贫困儿童送新衣50套;开展“巾帼扶贫送清凉”活动,为贫困户赠送电风扇11台,夏凉被11套。
    为解决贫困户的实际困难,她经常奔波于县直各个单位和贫困户家庭之间:到县残联帮四组因脑溢血导致痴呆瘫痪的贫困户孙维艳要了一辆轮椅,到公安局帮贫困户朱仕军家一个孙子上户口,争取宝丰镇政府为朱仕军解决2000元救助金,县妇联为其帮扶1000元资金。到民政局帮低保转为五保的贫困户万支社申领临时救助金。帮助返乡创业青年李德红流转土地150亩,注册成立了竹山县盛景养殖专业合作社。开挖鱼塘60亩,养殖青鱼、鲈鱼等特色鱼种。种植无性系茶园70亩,还发展养牛100头、养猪250头等项目,提高综合经济效益,有32户精准识别贫困户从中受益。 本村有志青年张宙流转了100余亩田地兴建了孔阳潭无性系茶叶专业合作社,可带动23户65人增收脱贫;
2016年,龙井村喜事连连:美丽乡村项目正式启动,国家政策性资金投入近1000万元,建成了集旅游、休闲、娱乐于一体的3000平方米盘龙广场,复修了5.1公里村级公路,改造50余户旧房屋,村容村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办法总比困难多,扶贫路上苦也乐。实干苦干谱写扶贫华章,不让须眉尽显巾帼风采。“带着感情下农村,身体力行促脱贫。为驻村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让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虽然扶贫工作一路艰辛,但与驻村全体干部、帮扶村群众建立起来的深厚友情,永远印在我心里。”高琴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条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络实名:十堰新闻网 十堰新闻 域名网址:www.syxw.net
投稿邮箱:E_mail:syxw668@126.com 或 E_mail:syxw668@yaho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