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网8月18日讯:山路弯弯,挡不住文艺战士文化扶贫的坚实步伐;热浪滚滚,比不上文艺工作者文化惠民的热情。
把“深入基层、服务人民”始终当作初心,把“文化扶贫、惠民演出”当作责任,把党的政策送进千家万户,把“文化大餐”送入百姓心田。
8月14日晚,竹溪县2016年“文化扶贫进乡村”百场惠民演出在距离县城200多公里的桃源乡顺利拉开帷幕,山二黄展演中心的全体演职人员们顶着酷暑,冒着突如其来的暴雨为数千名村民献上一台精彩的文艺演出。
山高路远 雨中送真情
8月14日,竹溪南部山区,一辆送戏下乡的演出车在群山起伏、道路崎岖的公路上颠簸行进。历时9个小时,200多公里的长途跋涉后,汽车驶进了“文化扶贫进乡村”百场惠民演出第一站桃源乡。
山二黄展演中心的演职人员们,顾不上休息就奔赴桃源乡中心学校,搭建舞台,安装、调试设备,做好晚上演出的准备。
晚上7点,一曲歌伴舞《开缸酒》拉开了演出的序幕,桃源乡的村民自发带来快书、二胡齐奏及民歌演唱,与山二黄展演中心的演员们同台献艺,台上与台下演出互动使观众热情高涨。
演出才进行到一半,一场大雨瓢泼而至,演员们的衣服被雨水打湿,但他们仍以饱满的热情继续冒雨为大家表演。当山二黄现代小戏《带着公公改嫁》的旋律响起,伴着现场观众的掌声,不断将全场气氛推入高潮。
桃源乡的村民冉静说,从《带着公公改嫁》这出戏中感受到了“真、善、美、孝”的人间大爱,丰富了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又宣传了精准扶贫政策,希望以后能经常看到这样的文艺盛宴。
不畏酷暑 热情献乡亲
8月15日,武汉中心气象台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我省大部地区日最高气温将达37℃以上,局部达40℃以上。
15日,第二站向坝,16日,第三站十八里长峡......他们为了保证完成一天一场的演出任务,不畏酷暑,不顾舟车劳累,不顾山高路远,每天都是早上6点多从上一站出发,赶赴下一站演出地点。所有的演员们不仅要上台演戏,还要在晒得滚烫、热浪阵阵的地面上布置舞台,衣服被汗水浸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毫无怨言。
夜幕降临,演出正式拉开序幕。山二黄乐舞《精准扶贫同奔致富路》、女声独唱、乐器独奏、舞蹈《张灯结彩》,男女对唱《家风》等节目接连登台,为父老乡亲奉上了一个个具有较高艺术水准的精彩表演。
作为民歌之乡,向坝拥有着众多优秀的民歌和民歌传承人。惠民演出中,向坝优秀民歌手艾贵鹏、王学龙、袁修平也带着各自拿手的民歌纷纷登台,为整场表演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让优秀的山二黄传统戏剧与向坝原生态民歌同台绽放,相映生辉。
精神引领 助力拔穷根
一路走来,沿途群众赞叹不已、掌声连连。群众们普遍反映,在家门口能看到这样高水准的演出十分难得。向坝的一位观众倪世平激动地说,今天的演出非常精彩,让我深受感动,精准扶贫不缺穿、不缺吃、不缺房屋住,就缺文化生活、文化大餐,希望这样的演出以后能多到向坝来。
“文化扶贫,文艺战士首先要有精神,有气场,有力量。”这是演职人员共同的心声。
每到一处,山二黄展演中心的演员们总是以饱满的热情,舒展的舞姿,阳光的心态,展现出青春的朝气,展示着健康向上的节目,毎一次演出,他们都把时长定在120分钟以上,让山乡百姓尽情享受这难得的文艺生活。
竹溪县“文化扶贫进乡村”惠民演出正式启动后,县文化部门组织以在十堰市第三届地方戏曲调演中获得圆满成功的山二黄现代剧目《带着公公改嫁》为主,以其它反映核心价值观和精准扶贫内容的综艺节目为辅的精准扶贫专场巡回演出,通过经典剧目巡演、主题节目展演等形式,提升人民群众的思想境界,提振脱贫致富信心,实现精神脱贫与物质脱贫同步推进。
据悉,此次第一轮“文化扶贫进乡村”惠民演出活动还将在丰溪、泉溪、天宝、兵营、新洲等乡镇陆续深入推进。(詹双鹏、倪绍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