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网9月5日讯(徐永光):9月1日至2日,省林业厅退耕办主任郭熙龙一行检查我县新一轮退耕还林推进情况。深入红塔、军店、化龙等乡镇实地查看退耕地块并召开座谈会。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何建平、副县长牟俊义陪同检查。
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启动以来,我县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认真把握政策标准,切实加强沟通协调,精心安排部署和组织实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一是抓组织领导,落实责任。新一轮退耕还林启动后,县委、县政府及时调整退耕还林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单位和各乡镇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高位推进退耕还林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联席会、座谈会、协调会、工作部署会,对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并将新一轮退耕还林工作纳入各乡镇年度目标考核范围。二是抓政策宣传,提高认识。突出宣传先导作用,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媒介,刷写标语,印发宣传资料,利用“三月三”庙会和正月十三大巡游、组织宣传车进村等多形式、全方位扎实有效的宣传。广泛宣传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重大意义、工作原则和政策措施,有效的提高了广大农民群众和全社会对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的了解和重视,进一步增强了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抓规划设计,突出重点。坚持政府引导与农民自愿相结合,因地制宜与规模经营相结合,生态建设与精准扶贫、产业富民相结合,加强规划指导,提高退耕还林效益。四是抓沟通协调,主攻难点。我县积极抢抓机遇,在县领导的协调下,组织精干力量,组成联合工作专班,再次开展退耕地的核实认定工作。结合正在开展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及时把核实认定的结果上报省主管部门,取得上级的支持,对急需退耕还林的25度以上基本农田,做好置换和调整,按程序进行变更。五是抓机制创新,典型示范。积极推行科学套种,引导退耕农户进行林药、林油、林菜套种,发展林下经济,激活退耕还林裂变效应;积极探索流转土地实施退耕还林集约经营和集中管护机制模式,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为契机,引导、鼓励企业和个人承包农户的退耕还林,签订流转合同,协商好利益分配和林木所有权;积极引导、鼓励实行集中连片统一管护退耕还林的办法,联合聘请专职管护人员,签订管护协议,明确管护责任和报酬,充分发挥退耕还林的规模效益。六是抓制度完善,落实政策。县政府出台了《房县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管理办法》,建立健全了规章制度,依法依规实施退耕还林。在兑现中做到“二个统一、三个坚持、四个程序”,即:在兑现方式上“统一时间发放,统一地点领取”。在政策执行上“坚持与设计面积相符的原则、验收合格的原则、兑现到户的原则”;在兑现操作上严格执行“分配到户、张榜公示、登记造册、兑现到人”四个程序,保障退耕农户的合法权益。
检查组充分肯定了我县新一轮退耕还林推进工作取得的成绩,房县是全省林业大县,新一轮退耕还林推进工作始终走在全省前列,希望我县继续加大力度,再鼓干劲,再添措施,高标准推进新一轮退耕还林工作,当好全省新一轮退耕还林工作的排头兵。
副县长牟俊义表示,我县将以这次省厅检查调研为契机,严格按照“责任、任务、资金、目标”四到县的要求和“九步走”的工作程序,尽快完成2014年、2015年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县级自查验收、公示兑现工作,同时利用今冬明春造林有利时机完成2016年退耕还林造林任务,切实把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的各项工作抓实,抓出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