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6日中国诗经学会名誉会长夏传才先生为尹吉甫宗庙题词
十堰网2月13日讯:据诗经文化网2月13日讯(袁野 龙权):诗经泰斗夏传才三赴房县考察《诗经》文化,研究西周太师、《诗经》中著名采风者、作者尹吉甫乃房陵人,挥笔为房县题写“诗经之乡”、“尹吉甫故里”,并倾情为《中华诗祖尹吉甫研究》一书写《序》,留下了让人难忘和十分崇敬的赞誉。
中国诗经学会秘书处近日发出沉痛讣告: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享誉海内外的《诗经》研究大家、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著名学者、诗人、河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夏传才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7年2月7日13时06分在石家庄逝世,享年94岁。2月13日上午9点在石家庄市殡仪馆济安厅举行夏传才先生遗体告别仪式。惊闻夏老去世噩耗,不胜悲痛!夏老的逝世是《诗经》学的巨大损失!是学术界、教育界的巨大损失!诗经之乡、尹吉甫故里湖北十堰市房县深切怀念诗经泰斗夏传才先生。
湖北省十堰市所辖房县,古为房陵,历史文化十分深厚。十堰市民俗学会会长、十堰市诗经尹吉甫文化研究会会长袁正洪从1980年开始搜集挖整关于尹吉甫的有关文字资料100多万字、录音带20多盘、数码录音100多MB及录像带16盘,拍摄照片资料1万多张,挖整尹吉甫在房县传说故亊50多个。袁正洪先后专程到四川泸州、河北沧州南皮县、山西平遥实地考察,从书海寻中查阅有关史志及相关书籍,撰写了30多万字的相关文章,研究表明:西周太师尹吉甫,兮伯吉父仕西周 ,征战于山西平遥,传说于四川泸州、河北沧州南皮县 ,故里湖北房县,食邑房,卒葬于房县。尹吉甫祀庙、祠、碑、宅、墓等文物遗迹至今在房县尚存。
2010年11月下旬,袁正洪通过网上查找,在中国诗经学会秘书处曹建芬老师的热心帮助下,将有关尹吉甫的考察研究资料呈送夏传才会长赐教。夏传才会长在百忙中阅看材枓,在来信中说:“尹吉甫是西周宣王时代的重臣,于武功文治都建有重大的功业,是对华夏民族发展有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他又是确凿可信可考的西周大诗人,他的多篇政冶抒情诗保存至今,或美或刺,在思想和艺术上已相当成熟,比战国时代楚国的屈原要早五百年,论先后,中国诗史应把他列在前面。尹吉甫采邑在房县,其后裔世居于此,以房县为籍里,你们调查的材料可考可信。河北南皮县、山西平遥县的吉甫墓都是纪念墓,四川泸州之说系误传。二《南》是西周推行文王之化的乐歌,当然会广泛地推行于尹吉甫的采邑,并深入民间。你们发掘出当地民歌与《诗经》乐歌的结合,以及与尹吉甫相关的民间传说,很有价值。诗经是中华文化的原典,诗经学是世界性的学术,你们为之作出了可喜的贡献。”夏传才教授并为十堰市诗经尹吉甫文化研究会题词:“千古诗经风雅颂,吉甫故里是歌乡”。
2010年5月14日至16日,中国诗经学会会长、河北师大文学院夏传才教授慕名来到房县考察房县与诗经的历史渊源,通过走访有关人士、现场考察古迹、召开座谈会,夏先生认为,尹吉甫采邑在房县,其后裔世居于此,以房县为籍里,可考可信。房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诗经尹吉甫文化,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请有关专家学者给领导上诗经文化课。在全县开展了诗经文化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进农家大院活动,启动了诗经文化园项目,着力将尹吉甫籍里为主的房陵文化打造成为鄂西北生态文化旅游圈的灿烂明珠。
2010年8月6日上午,中国(房县)首届诗经文化节暨中国诗经学会房县诗经文化研讨会隆重开幕。中国诗经学会名誉会长夏传才先生带领全国各地的100多名研究《诗经》的知名专家教授和学者参加中国(房县)首届诗经文化节,目睹12000名学生齐诵《诗经》活动,创世界基尼斯纪录。8月6日下午2时许,专家们冒着炎热,驱车到房县榔口乡齐心怀着崇敬的心情考察了尹吉甫宗庙。时年87岁的夏传才先生特挥笔题写了“尹吉甫宗庙” 五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8月6日下午4时30分,夏传才先生主持召开了中国诗经学会房县诗经文化研讨会,认为此次房县举办的“一会一节”是一次诗经文化的饕餮盛宴,活动非常成功,体现了房县县委、县政府以及房县社会各界对于弘扬传统诗经文化的高度重视和以学术为支撑发展地方经济的远见卓识。夏传才先生在讲话中说:“房县是尹吉甫故里、是《诗经·二南》地域的交汇地,房县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高度重视尹吉甫故里诗经文化建设,大有课题研究的学文可做,尤其是着力打造中华诗经城,大有文章可做,中国诗经学会一定大力支持,打好尹吉甫故里这张知名品牌,以促进房县生态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 2010年8月6日, 夏老在接受十堰晚报记者海月、张启国时说:“我以前一直致力于对《诗经》作品的研究,但对尹吉甫的研究不是太多。直到去年11月,我收到十堰市民俗学会会长袁正洪寄的汇报资料,房县尹吉甫才渐渐进入了我的视野。《诗经》是中华文化的元典。《诗经》与希腊史诗、莎士比亚戏剧,并称为世界古代三大文学杰作。《诗经》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古老的《诗经》与十堰市房县有着密切的关系,希望大力开发《诗经》这一文化资源,发展十堰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建设。”
2012年9月9日上午,中国(房县)第二届诗经文化旅游节在中华诗祖尹吉甫故里湖北房县诗经尹吉甫文化广场隆重开幕。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任世茂,省政协副主席陈天会;中国诗经学会名誉会长夏传才,中国诗经学会会长王长华,中国诗经学会副会长王洲明等30多名《诗经》研究专家;房县县委、人大、政府、政胁四大家领导等出席开幕式。在研讨会上,中国诗经学会名誉会长夏传才先生作了房县是尹吉甫故里等相关重要论述。中国诗经学会会长王长华在致辞中说:“房县是尹吉甫的籍里,房县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实施‘文化立县、文化兴县、文化强县’战略,深入挖掘、开发、利用房县深厚的文化资源,大力弘扬传承《诗经》文化,以文化大繁荣助推经济大发展,无疑是一件造福地方、功德无量的事情。本次研讨会对促进房县深入挖掘诗经文化内涵,全力打造诗经文化品牌,着力提升文化服务功能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2014年8 月3日,袁正洪和中国诗经学会的会员、十堰市诗经尹吉甫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陆龙权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参加中国诗经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期间中国诗经学会名誉会长夏传才教授教导袁正洪、陆龙权说:“房县是尹吉甫故里,是诗经之乡,是诗经的重要源头之一,特别是尹吉甫与诗经、尹吉甫与房县的关系很密切,尹吉甫故里在房县是没有争议的,尹吉甫确有其人,确有其事,对辅佐周宣王中兴和编篡诗经确有贡献,你们把诗经尹吉甫研究当‘文化工程’抓,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值得肯定,希望更加努力,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诗经学会会员、十堰市市民俗学会会长、十堰市诗经尹吉甫暨生态文化研究咨询中心主任袁正洪,从1980年起,采访、搜集、挖掘、编辑了《中华诗祖尹吉甫研究》一书。2011年元月,袁正洪敬请夏老为此书作序。夏传才先生十分重视《中华诗祖尹吉甫研究》一书,看了样本后,特热心为这本书出版作《序》。2011年3月18日,夏传才先生在《序》中说:”在我国诗经学研究中,多是研究《诗经》的篇章内容,对其作者及编者研究的少。这是因为《诗经》所产生的年代久远,各篇章中很少有作者署名,给研究《诗经》的学者带来困难。本书作者从1980年开始搜集探究与尹吉甫有关资料,至今可谓“三十年磨一剑”。自汉代以来已出版研究《诗经》的书1647部,本书是第1648部,是第一部研究诗经作者尹吉甫的专著。”
夏传才先生在《序》中说:“尹吉甫,房陵人(现湖北省十堰市所辖房县),仕于西周,官至太师,征战于山西平遥、河北沧州南皮等地,食邑房,卒葬于房。 ‘文武吉甫,万邦为宪’,他是中国历史上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大诗人。尹吉甫比老子早281年,比孔子早301年,比屈原早512年,比李白早1553年,比杜甫早1563年,比白居易早1654年。从尹吉甫诗作的文采、其名篇思想艺术对后人的影响,他对《诗》编纂成书过程中的贡献等多方面,尹吉甫可称为中华诗祖。在此,我希望诗经文化在‘诗祖故里,魅力房县’得到进一步弘扬光大,更加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诗经文化成为房县走向国际国内的一张亮丽名片!” 夏传才先生的亲切关怀和高度重视诗经尹吉甫文化研究的学者风范永远指导我们诗经尹吉甫文化的学习研究和弘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