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山县邮政分公司打造农村电商发展主平台助力扶贫纪实
十堰网2月13日讯(朱本双 关敬华) :“小小的村邮站,带动了村民们的经济流。如今,老乡们的土特产成了城里的‘抢手货’,香菇、茶叶等都是销售订单不断。网购的货品都是先邮寄到我这儿,再由乡邮员统一投递到村民家门口。”2月10日,湖北省竹山县麻家渡镇总兵安村邮站的“邮掌柜”何玲兴奋不已。
据了解,自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湖北省竹山县邮政分公司按照上级要求,充分发挥县内村邮站资源优势,快速推广线上线下一体的邮政电子商务平台。线上依托“邮乐网”推广“邮掌柜”农村电商系统;线下依托邮政网点、便民服务站、村邮站、小商超等,推广“邮乐购”农村电商服务点,完善县到乡、乡到村的农村电商物流配送体系,初步形成了“工业品代购+农产品进城+代办服务+普惠金融+仓储批销+电商培训”等邮政农村电商服务体系,基本实现了群众购物、销售、生活、金融、创业“五不出村”。目前“邮乐购”站点已遍布全县17个乡镇,站点数量达到158个,交易额达到450余万元。真正让贫困户从邮政电子商务发展中获得更多收益,从而初步探索走出了一条扶贫攻坚的新路子。
一、积极拓展线上平台,搭建农产品上行通道。
线上平台的搭建是农产品上行的重要通道。竹山邮政充分发挥邮乐网、邮乐农产品网等自有平台的优势,将其作为“地方特色”和邮政孵化网商开店平台,通过邮掌柜进行线上产品推广。充分利用微店方便开店,易于推广的优势,打造企业微商城。竹山县分公司自主打造的“竹山馆”先后上线40多个本县的特色农产品,成功运作圣母绿茶、荣洲山珍等项目,实现农产品返城销售额380余万元,还灵活对接社会电商平台,进一步拓展线上销售渠道,联合京东、苏宁易购等第三方电商平台以及社会微商,形成联盟,为客户提供多平台网销方案,营造邮政农村电商生态圈。 二、建设县级运营中心,形成农村电商全产业链条。
为解决电子商务进农村的瓶颈问题,构建一个县、乡、村全覆盖的三级电子商务站点服务体系,通过县级电子商务运营中心带动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全面推进,把县级运营中心整合为对接各类电商资源的基础平台和联接“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重要枢纽,作为电子商务进农村至关重要的一环,还拓展了县级运营中心七大功能:政务服务中心、宣传推广中心、物流集散中心、产品展销中心、人才培训中心、创业孵化中心、运营支撑中心,打造县域农村电商全产业链条。 三、建设乡、村电商服务站点,构建三级电商服务体系。
“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始终制约着农村电商的发展,如何发挥邮政遍布城乡的渠道资源优势,依托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乡、村电商服务站点,结合县级电商运营中心,构建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是破解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 农村电商公共服务站点以“村邮乐购”实体店为品牌,通过邮掌柜系统的布施,在原有便民服务站基础上进行功能升级,增加和突出电商服务的特点,村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站我们选取交通便利、居民活动集中的农村商铺建立,部分站点结合村委办公地、文化站建立,站点均具备为村民提供网购商品入村“最后一公里”服务的配送。在日常快消品销售、农产品归集、农产品返城销售、村民便民服务等功能上,将县、乡、村三级电商公共服务站点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做到“物流一体、上行一体、政务一体、培训一体”、将线下县、乡、村三级渠道站点与线上平台进行有机结合,打通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 四、培育市场主体,打造网销大军,助推农产品返城。在助推农产品返城上,竹山邮政创新运营模式,取得了有效突破,一是培育本地电商龙头企业。采取与龙头企业、重点企业进行深度合作的运营模式,邮政运营团队帮助本地企业打造线上品牌,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拓展农产品进城,竹山县邮政与堵河源茶叶公司联手推出“茶是故乡浓”营销项目,实现销售额200余万元。二是培育市场经营主体,鼓励农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市场经营主体积极开展网络零售业务,由邮政企业提供服务支撑,竹山邮政帮助喻家塔村葡萄种植户开展网上销售,实现寄递电商包裹800余件,帮助农户实现出县销售3万元,三是培育孵化网商创业者,依托电商产业孵化园,培训当地电商创业者,扶持各类有意向从事电子商务的人群创业。竹山邮政电商运营中心运营以来招募了两期学员共48人,培训300余人次,“孵化”创业者20人。 “2月8日,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走遍中国》栏目摄制组人员奔赴我县,对我县邮政电子商务工作进行了详细的采访,大力推广邮政电子商务为精准扶贫发力的好经验。今后,我们进一步加强邮政村级‘邮乐购’站点建设,继续发挥邮政集实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于一体的先天优势,在持续履行好邮政普遍服务法定义务的基础上,主动扛起农村电商发展大旗,着力解决乡村‘最后一公里’物流配送问题,让农村电商为精准扶贫发力,让邮政服务更好惠及民生。”竹山县邮政分公司总经理白福虎掷地有声。(朱本双 关敬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