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均州•武当山•沧浪文献辑录》出版发行座谈会
王太宁(左图)向汉水文化研究基地捐书,潘世东教授(右图)
王太宁、陈新闻编注的书
十堰网4月1日讯(袁野):昨日下午,中国《四库全书:均州•武当山•沧浪文献辑录》一书出版发行座谈会在湖北省十堰市城区的汉江师范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来自有关高等院校、十堰市政协、市文联、市史志办、市南水北调办、市辖县市区部分地方志办、<<武当 >>杂志社、市民俗学会、市诗经尹吉甫暨生态文化研究咨询中心、丹江口市沧浪文化研究会等单位的专家学者30多人参会。
《四库全书:均州•武当山•沧浪文献辑录》一书,由市南水北调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王太宁,作家、省作协会员陈新闻编注。由长江出版传媒集团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四库全书:均州•武当山•沧浪文献辑录》是王太宁、陈新闻2015年5月编注《四库全书》第一部地方卷典籍录书籍——《四库全书中的郧西》出版来的第二部中国《四库全书》地方卷典籍录书籍,是研究古老均州、武当、沧浪地域文化的很好的典藏工具书。
座谈会由市文联主席杨兴国主持,专家学者们激情畅谈,充分赞誉了《四库全书:均州•武当山•沧浪文献辑录》的文化价值。
会上,《四库全书:均州•武当山•沧浪文献辑录》的编注者王太宁主任发言说,研究十堰地方文史的人, 常常受到一个问题的困扰, 即缺少古代资料, 亦即人们常说的史料。史料是研究历史学的基础, 没有史料, 也就无从开展研究。为破解这一难题,于是我和陈新闻把目光投向了《四库全书》,将书中有关本地的史料摘录下来, 汇编成书,并加注释、提示,就可方便史学研究查找资料,经过多年的艰辛努力, 编注了《四库全书中的郧西》、《四库全书:均州•武当山•沧浪文献辑录》,按预想, 接下来还要编注房陵卷、竹山卷、竹溪卷、郧县卷及古郧阳区域的其他地方卷, 最后汇集成郧阳卷,成为十堰市史学研究的典籍书。
汉江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中国写作学会会员周进芳教授发言说,《四库全书:均州•武当山•沧浪文献辑录》的编注倾注了王太宁、陈新闻同志的艰辛和对地域文化研究的追求和高度责任感,为研究地域文化为“正说” 寻依据有重要作用,是很好的工具书。
十堰市政协副主席、汉水文化研究基地常务副主任潘世东教授发言说,《四库全书:均州•武当山•沧浪文献辑录》一书的编注,具有重要的史料性、文化性、地域性、实用性,对研究鄂西北十堰市地域文化尤其是对研究古均州、武当山、沧浪、汉水文化有着重要作用,值得借鉴,值得赞誉。
中国民俗学会会员、中国诗经学会会员、十堰市民俗学会会长、市诗经尹吉甫暨生态文化研究咨询中心主任、袁正洪主任编辑发言说,《四库全书》全称《钦定四库全书》,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耗时十三年编成的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共有3500多种书,7.9万卷,3.6万册,约8亿字,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 王太宁、陈新闻编注《四库全书中的郧西》和《四库全书:均州•武当山•沧浪文献辑录》两本书,倾情了以司马迁编著《史记》和纪昀等编著《四库全书》的精神,饱览全书, “史海捞针”,执着忘我学者风范和弘扬历史文化的奉献精神,其精神可佳。建议将此作为文化工程,很有必要编注《四库全书•房陵文献辑录》、《四库全书•庸巴文献辑录》、《四库全书•郧阳文献辑录》(包含了茅箭、张湾、白浪经济开发区),这两本书是历史文化名城创建的宝贵学习资料和史学研究工具。
座谈会上,温明、刘宏耀、杨芳展、范学锋、王永国等专家作了发言。
于会专家还参观了汉江师范学院汉水文化研究基地图书馆,予以了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