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网8月21日讯:8月18日,全省文化扶贫工作推进会在竹溪县召开。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雷文洁,省委宣传部副巡视员荣罕君,省文化厅副厅长李耀华等出席。
十堰市副市长刘运梅致欢迎辞;县委书记余世明,县长柯尊勇,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汤莉等出席;省文化厅相关部门负责人,各市(州)、县(市、区)宣传部长及文体新广局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
与会代表先后深入城关镇东风村,蒋家堰镇关垭古长城、敖家坝文化大院,县“两馆一中心”等地,参观了竹溪县文化扶贫工作情况。
会上,与会代表观看了竹溪县文化扶贫宣传片;竹溪、利川、五峰、秭归、麻城和省美术学院作了交流发言。柯尊勇代表县委、县政府作了题为《强化精神文化引领激发脱贫内生动力》经验交流发言。
雷文洁指出,此次全省文化扶贫推进会,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大决策部署,总结全省文化扶贫工作,交流工作经验,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任务。会议在竹溪县召开,是落实加快深度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的重要举措。近年来,竹溪县从加强家风文化建设、培育厚德民风方面开展精神脱贫行动,推动文化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值得普及和推广。
雷文洁指出,去年以来,全省文化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文化精准扶贫工作会议精神,把文化扶贫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加强组织领导,完善配套设施,狠抓工作落实,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下一步,要进一步强化文化扶贫引领支撑作用,激活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将精神和物质更好的结合起来。要进一步确立文化扶贫目标和靶向,严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总体谋划,统筹推进,确保攻坚期内文化扶贫劲头不松、任务不减、措施不变。要进一步注重精准施策,紧扣精准二字,真用“绣花”功夫,打赢这场攻坚战。要进一步发挥好贫困群众主体作用,引导他们在贫困地区文化建设中唱主角。要进一步聚焦深度贫困地区,集中优势兵力打好坚中之坚的攻坚战。
雷文洁要求,要扎实推进文化扶贫工作任务的落实,紧扣目标任务抓落实,围绕干什么、解决什么,计划好下一步工作。坚持精准施策抓落实,确定文化扶贫重点帮扶对象,科学编制文化精准扶贫工作计划,做到标位置、标问题、标资源、标需求、标进度,助推文化扶贫精准发力。突出重点难点来抓落实,将公共文化网络建设放在最突出的位置来抓,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力度;加强文化扶贫工作的组织领导,狠抓责任落实。注重营造氛围,加大宣传力度,将精准扶贫的精神产品和社会消费相结合,将本地的特色宣传推介出去。
荣罕君在讲话中指出,文化精准扶贫是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提高政治站位,把文化精准扶贫作为重要的政治责任和任务。要深刻认识文化扶贫是脱贫攻坚的动力和保障,提高认识,增强主动性,加大工作力度。要重协同发力,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发挥合力。要完善工作机制,既要打好主动战,又要打好配合战。要精准发力,找准短板,有的放矢,采取超常规举措,确保如期完成各项目标任务。要认真研究,分析症结,找准对策,开发文化产业和项目,推动文化扶贫工作。要狠抓落实,围绕工作目标和任务,扎实稳步推进。要强化督办督查,重点对文化扶贫项目、资金等环节进行监督检查。要加大宣传力度,宣传推介一批文化扶贫先进典型。
刘运梅在致辞中说,十堰是秦巴山片区和我省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近年来,全市上下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发展全局,紧扣“真、准、实、严”要求,以钉钉子精神和“绣花”功夫,聚焦聚力“五个一批”,做细做实“六个精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迈出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坚实步伐。在脱贫攻坚工作实践中,全市坚持“既富口袋、也富脑袋、更富万代”,始终把文化小康作为全面小康的重要基础,把精神脱贫放在整体脱贫的突出位置,以群众的迫切需求为出发点,以经济文化共同繁荣为落脚点,加快实施文化扶贫,有力推动了物质扶贫和文化扶贫的“无缝对接”,充分激发了精准脱贫的内生动力。特别是竹溪县,坚持“富口袋”与“富脑袋”相结合、“送文化”与“种文化”相对接,大力培育家风文化、节日文化、广场文化、地域文化等“四种文化”品牌,较好地发挥了文化在精准扶贫中的精神推动和价值引领作用, 有效提振了群众脱贫致富信心,为精神、物质双脱贫奠定了良好基础。
刘运梅表示,十堰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兄弟市(州)推进文化扶贫的先进经验,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筑牢农村文化之基,把稳脱贫发展之舵,提振攻坚决战之志,努力推动全市文化扶贫工作再上新台阶。
柯尊勇在交流发言时,从五个方面介绍了竹溪县文化扶贫方面的作法。 一是强化保障,落实主体责任。高站位谋划,把文化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内容,强化领导,完善机制,加大投入,为文化扶贫提供坚强保障。二是精神引领,提振脱贫信心。坚持“富口袋”与“富脑袋”相结合,“送文化”与“种文化”相对接,大力培育家风文化、节日文化、广场文化、地域文化“四种文化”品牌,充分发挥文化艺术在精准扶贫中的精神推动和价值引领作用,提振群众脱贫致富信心。三是完善网络,夯实阵地根基。坚持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加快县、乡、村文化阵地建设,逐步建立起以县为龙头,以乡镇文化服务中心为枢纽,以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基础,以乡村少年宫、文化中心户为补充的多层次文化网络。四是改革创新,激发强大活力。坚持向改革要活力、问机制借动力,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确保依章理事、有人干事、有钱办事,催生文化扶贫工作的内生动力和强大合力。五是加快融合,提升造血功能。把文化融入产业发展大局,把文化注入产业发展内涵和过程中,既保护了当地自然文化生态,又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良好效果。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还观看了竹溪县精准扶贫文艺成果展演。(詹双鹏、杨慧、於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