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网2月8日讯: “青青的茶园就在张家山,平静宽阔水库在大桂,清彻透明溪水流淌在望府座,神奇的溶洞镶嵌在高桥半山中,红色革命遗址在蔡坝……”这一切秀美风光就在竹溪县天宝乡。每到春夏,前来观赏和游玩的客人们纷纷感叹:“真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啊,这里风景如画、空气清香,蒸盆味美。”
近年来,竹溪县天宝乡抢抓精准扶贫发展机遇,紧紧围绕“绿色发展示范乡镇”建设目标,不断挖掘美食、农耕、民俗、库区等生态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精心打造生态旅游特色乡镇。
发展壮大旅游产业。积极响应县委政府发展全域旅游的号召,依托电站水库自然资源,确定泉河、大小桂片区为旅游开发区。发展以白沙库区和大峡库区为主的库区旅游,建休闲垂钓养生旅游驿站,以休闲垂钓和花果山建设为重点,打造“鱼儿水中游,花儿遍地开,果子路边采,美食休闲地”的旅居小镇。以泉湖、大峡库区和花果山为主要景点,以蒸盆、家常菜为美食,以“天润酒店”和农家乐作为休闲驿站,以天然蔬菜、红米、泡椒、蜂蜜、杂粮、果酒等原生态食品作为食材,推广地方土特产和天然食品,以旅游开发美食和食品带动消费拉动经济发展,加快推进“全域景观、诗意田园”旅游乡镇建设。
推进生态“果廊”建设。大力实施生态果廊建设,抢抓春秋两季建设“果廊”,科学规划设计,引进市场资本,主要以“兵天路”和“天泉路”为主线,以桃树、枣树、樱桃、核桃、银杏为主要树种,村庄、库区、河堤绿化全面推进;实施荒山造林、植树造林、四旁植树和庭院绿化,发展生态林特经济10000余亩,林业大户40余户,生态乡镇和生态村创建形成常态,人居环境进一步优化,生态增优、林业增效、群众增收的生态示范乡镇建设初见成效。
着力改善乡村面貌。结合精准扶重点实施民生工程、产业建设、基础建设、农田水利建设、生态环境建设项目,一是大力实施村庄环境卫生整治,以村庄环境整治为抓手,深入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重点突出集镇环境改善提高和村容村貌文明创建,改变生产生活条件的硬指标。二是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结合精准扶贫“十个到村到户”工作内容,以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为重点,全面完成年度重点项目建设任务,重点突破村有产业和户有项目扶贫难点,切实把“十个到村到户”精准扶贫工作落到实处。乡村建设展现新貌,功能配套逐步完善。
注重保护生态环境。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旅游之乡。一是在发展中保护生态。该乡以绿色生态产业基地建设为主线,坚持在建设中优化生态,在发展中保护生态,实现绿色原生态有机产品供给区。坚持自然恢复和人工恢复相结合,大力实施荒山造林、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等生态工程,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二是在治理中修复生态。坚定不移的推进南水北调水土保持和水污染防治、生态移民等工程建设,完善污水、垃圾处理设施。严禁非法乱砍滥伐林木和破坏森林资源。采取退、造、封、管、育等措施,建设经济林、人工林和天然林。落实生态补偿机制,探索市场化运作机制。加大环保执法力度,严格执行环保重大事件责任追究制度。在全乡范围内深入开展绿色家园创建活动,倡导绿色发展理念和文明生活方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到乡村体验生态田园生活、放松心情,已日渐成为新时尚。天宝乡突出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彰显农业文化特色,大力推进“全域景观、诗意田园”旅游乡镇建设战略,以丰富的生态旅游文化资源为依托,通过规划实施重点项目建设带动,全力打造美丽乡村幸福家园,有力地推动了全乡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竹溪县天宝乡人民政府) |